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8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向心加速度”一节的思考与讨论。 任务: 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向心加速度。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8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向心加速度”一节的思考与讨论。 任务: 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向心加速度。
admin
2021-03-27
20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8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向心加速度”一节的思考与讨论。
任务:
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向心加速度。
选项
答案
师:我们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所以,沿着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那么,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力沿什么方向?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实例。 PPT展示两个实例: 例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圆周运动。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图5.6-1)? 例2:光滑桌面上一个小球由于细线的牵引,绕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什么方向(图5.6-2)? 师:在例1中,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 生: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指向太阳。 师:那例2中的小球受到怎样的力,合力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生:小球受到指向图钉的力、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指向图钉。 师:通过这两个圆周运动的实例,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均受到指向圆心的力。 师:不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指向圆心的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我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总与它受力的方向一致。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力,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指向圆心。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所以我们把这个加速度叫作向心加速度,大家一起总结一下吧。 生: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作向心加速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w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如图4中甲所示,将植物横放,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4中乙所示,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如图2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如图3所示,酶系1、酶系2和酶系3分别存在于()。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的作用不包括()。
在讲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教师分析了DNA能作为警方寻找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材料后,提出问题:“DNA的什么特点能让其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属于()。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某中学生物教师发现自己所教班级近几次的生物小测验结果都不理想,他认为是这几个单元的生物知识过于抽象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可以利用的直观教具导致的,同时也认为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为了查明原因以提高学生成绩,这位教师宜采用的教学研究方法是(
随机试题
将函数f(x)=展开成x的幂级数.
男性,27岁。阵寒,继而壮热,咳嗽气急,咳吐黄绿色浊痰,腥臭味,胸痛不得转侧,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
某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法定程序设立,根据法律规定,该公司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日期应为()。
按照计价方式的不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形式分为()。
一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在()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银行对账。
某企业的信用条件是“2/10,1/20,n/30”,某客户向该企业购买2000万元商品,并在第19天付款,则该客户实际支付的货款为()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吉卜赛女郎》是荷兰画家哈尔斯的作品。()
对车站、码头、机场、文娱或体育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展览馆场,以及风景区等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属于()。
Becausehumananatomydoesnotchange(exceptoverlongperiodsoftime),knowledgeacquiredacenturyagowasstillaccuratet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