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
admin
2021-09-10
79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一行。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兵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论述这些思想的含义,并评述之。
选项
答案
“德行可教”和苏格拉底法的具体含义 ①“知识即道德”是苏格拉底伦理学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②从“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姗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③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题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价 ①苏格拉底的德行可教的观点在教育实践卜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那么,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这对后世建立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有重要的影响。但“德行可教”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 ②苏格拉底法的优点是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教材、教科书、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条件下的有效方法。但是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做参照。因此,在当今的教学论中对于苏格拉底法的采用要注意其适用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评价时学生需要明确“德行可教”这一观点的正反两方面意义。一方面,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这对后世建立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是有重要的影响的。另一方面,“德行可教”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亚里士多德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在评价苏格拉底法时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强加给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方法在当时没有教材、教科书、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条件下的有效方法。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F和适度范围内做参照。首先,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其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再次,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用于幼年儿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60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评价方式是()
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2014年)
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活动,到某小学开展了分时段分项目课程教学的系统观察。这种观察属于()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2007年)
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2011年)
随机试题
急性外伤后伤口局部可用下列哪一项治疗
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燃烧性能不同,可分为A、B、C、D四类和电气火灾,其中D类火灾是指()。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其内容包含()
某工程的施工任务于2004年7月1日全部结束,承包人于2004年7月15日向发包人申请竣工验收,发包人于2004年7月20日组织验收,验收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要求承包人修改,承包人修改后,于2004年8月15日再次提请发包人验收,发包人于8月20日再次组织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安全标识的颜色有( )。
()的一个支系摩梭人的“阿注婚姻”被民族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学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下列权利中,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有()
如果在框架中画了2个复选框,且框架的Enabled属性被设置为False,2个复选框的Enabled属性被设置为True,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Belowarethreepicturesshowingthechangestakenplaceinwritinglettersbetween1978and2008.Lookatthepicturesandwri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