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差,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之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

admin2020-11-25  44

问题 材料:
    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差,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之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与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通的地方,指导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地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引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
    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设计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红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王红的数学成绩差就放弃她,而是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施以有效手段,逐步提高王红的数学成绩,增强王红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材料中,一方面,王红的英语和语文成绩优秀,张老师根据王红的优点引导她根据英语、语文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数学,克服了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另一方面,张老师结合王红操作性学习活动基础薄弱的特点,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作业。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确立,激发起王红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王红的数学成绩。 因此,作为教师,在学生出现偏科时,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dg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