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工地拼接实腹梁的受拉翼缘板,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图2—3所示。受拉翼缘板的截面为-1050×100,f=325N/mm2。高强度螺栓采用M24(孔径d0=26mm),10.9级,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0.4。试问:在要求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不低于板件
某工地拼接实腹梁的受拉翼缘板,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图2—3所示。受拉翼缘板的截面为-1050×100,f=325N/mm2。高强度螺栓采用M24(孔径d0=26mm),10.9级,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0.4。试问:在要求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不低于板件
admin
2014-10-31
39
问题
某工地拼接实腹梁的受拉翼缘板,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图2—3所示。受拉翼缘板的截面为-1050×100,f=325N/mm
2
。高强度螺栓采用M24(孔径d
0
=26mm),10.9级,摩擦面抗滑移系数μ=0.4。试问:在要求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不低于板件承载力的条件下,拼接螺栓的数目,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选项
A、170
B、220
C、240
D、310
答案
C
解析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7.2.2条计算,查表7.2.2—2,得10.9级M24螺栓预拉力P=225kN,一个高强螺栓的强度设计值N
v
b
=0.9n
f
μP=0.9×2×0.4×225=162kN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3.4.1条和式(5.1.1-2)计算拉力
取170个,因一排布置10个螺栓则有17排,此时连接长度为
16×90=1440mm>15d
0
=15×26=390mm
由《钢结构设计规范》7.2.4条折减系数为
因此螺栓个数为170/0.73=233,取n=240。
此时连接长度23×90=2070mm>60d0=60×26=1560mm,取n=0.7。
此时,螺检群承载力ηnN
v
b
=0.7×240×162=27 216kN
板件承载力
=26 221×10
3
N=26 221kN<27 216kN
毛截面承载力Af=1050×100×325=34 125×10
3
N=34 125kN,满足要求,故选C。
[解题思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Ra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专业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平板A以匀速ν沿水平直线向右运动;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质圆轮B,在平板上以匀角速ω以顺时针方向沿水平直线滚而不滑(如图所示)。则圆轮的动能TB的表达式为下列哪一式?
图示两种不同材料的均质细长杆焊接成直杆ABC。AB段为一种材料,长度为a,质量为m1;BC段为另一种材料,长度为6,质量为m2。杆ABC以匀角速度ω转动,则其对A轴的动量矩LA为:
由两个主从型JK触发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a)所示,设Q1、Q2的初始态是0、0,已知输入信号A和脉冲信号CP的波形,如图b)所示,当第二个CP脉冲作用后,Q1、Q2将变为:
如图a)所示控制电路的错误接线不能使电动机M起动。要使M起动并能连续运转,且具备过载保护、失压保护、短路保护的功能,正确的接线是图b)中哪个图所示?
模型设计中的自动模型区是指下述的哪种区域?
图示垂直放置的矩形平板,一侧挡水,该乎板由置于上、下边缘的拉杆固定,则拉力之比T1/T2应为:
与牛顿内摩擦定律直接有关的因素是:
某建设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产品单台售价为1000元,单台产品可变成本为600元,单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150元,则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为:
设计合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工程范围;②质量要求;③费用;④提交有关基础资料和文件(包括概预算)的期限;⑤工程造价。
在滑升模板提升的过程中,将全部荷载传递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上是靠什么设备?
随机试题
药物吸收不受首过效应的影响的用药是
离上颌窦底壁最近的牙根是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中,冷凝器的放热过程在温-熵图上是()。
下列数据检查项中,不属于入库数据检查内容的是()。
出口小家电产品是指需要外接电源的家庭日常生活使用或类似用途、具有独立功能的并与人身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将电能转化为功能或热能,涉及人身安全、卫生、健康的小型电器产品。( )
民事行为被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认定部分无效后,其他部分( )。
在我国,期货交易所可以采取会员制或者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其中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的注册资本出资人是( )。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下列属于物质环境的是()。
Milascribbledtheaddressonalittle______ofpaper.
Aretwoheadsusuallybetterthanone?Ifyouhadadifficultproblemtosolve,wouldyoubebetterworkingontheproblemalon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