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在土的承载比试验中,当贯入杆贯入试样中的贯入量为2.5mm,其相应的单位压力为8400kPa,其CBR值为( )。
在土的承载比试验中,当贯入杆贯入试样中的贯入量为2.5mm,其相应的单位压力为8400kPa,其CBR值为( )。
admin
2019-08-27
36
问题
在土的承载比试验中,当贯入杆贯入试样中的贯入量为2.5mm,其相应的单位压力为8400kPa,其CBR值为( )。
选项
A、120
B、80
C、1.2
D、0.8
答案
A
解析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11.0.6条:
CBR=
×100=12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L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物地基土层天然孔隙比e=0.85,进行压缩试验,如表5.2.1所示。试问:确定该土的压缩系数α1—2(MPa-1)和压缩模量E(MPa)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筑物独立基础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9桩矩形承台,其桩及工程地质情况如图6.1.5所示。桩和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t=1.27N/mm2、fc=11.9N/m2),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的自重标准值Gk=415kN。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作答。
某建筑柱下桩基础采用9根灌注桩,桩身直径为d=377mm,现场静载荷试验,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实测值分别为Q1=930kN、Q2=950kN、Q3=940kN。试问:假定整个桩基础的灌注桩总根数为200根,确定其最少试桩数量为下列(
某建筑柱下桩基础采用9根灌注桩,桩身直径为d=377mm,现场静载荷试验,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实测值分别为Q1=930kN、Q2=950kN、Q3=940kN。试问: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
某素填土地基上建造5层砌体结构房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5kPa。房屋基础底面边缘尺寸为15m×42m,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整片地基,处理厚度5m,桩径d=0.4m。已知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ax=1.75t/m3,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1.34t/m
某建筑柱下独立基础建在复合地基上,基础下单桩根数为4根,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实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分别为:500kN、540kN、560kN、570kN。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该基础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采用6根沉管灌注桩,桩身直径d=426mm,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2500mm。桩基承台顶面处作用有竖向力F、力矩M和水平剪力V,承台及承台土的平均重度γG=20kN/m3。承台平面尺寸和桩位布置、桩基础剖面和地基土层分布情况见图6.1
如图5.7.4所示某浆砌块石挡土墙,墙高为5.0m,墙后采用黏土夹块石回填,填土表面水平,其干密度ρc=1.92t/m3,土的重度γ=20kN/m3,土对墙背的摩擦角δ=15°,对基底的摩擦系数μ=0.40。墙背直立、粗糙,排水条件良好,土的内摩擦角φ=3
某砌体承重结构,地基持力层为厚度较大的粉质黏土,其承载力特征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拟采用压实填土进行地基处理,现场测得粉质黏土的最优含水量为12%,土粒相对密度为2.7。试问:该压实填土在持力层范围内的控制干密度ρd(t/m3)不应小于下列()项。
某水闸建筑场地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地面下20m深度内为粉质黏土层,其下为粉土及细砂层,各层剪切波速vs如图所示,其中粉质黏土层较厚,通过现场不同深度处剪切波速测定结果知该层剪切波速随深度z增加而变大,经统计可用方程表示。其中v0为z=0处波速,c为比例系数
随机试题
冬季,当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采用热水或蒸汽解冻。()
A.腺体和间质增生B.增生的腺体密集排列C.增生的腺体密集排列,伴腺上皮异型性D.腺体密集伴腺上皮异型性显著,间质浸润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的特点是
对外周血管、神经系统损害明显的振动频率范围是
患者,女,40岁,因下前牙急性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第一次的处理必须做
支气管肺癌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是采用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时,可采用()编制概算。
我们平日总以为人类的那些早期圣哲一定踩踏在_______的地平线上,谁知越过这种想象中的荒昧回溯远处,却是一种时髦而_______的生活形态。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已知甲乙两个班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甲班平均分为95分,乙班平均分为81分,甲班比乙班多32人,问乙班多少人?
Thetwoscientistswerequarrellingatthebeginningofthestory,because__________.Theydidanexperimentbecausethey____
Ithasbeennecessarytoreferrepeatedlytotheeffectsofthetwoworldwarsinpromotingallkindsofinnovation.Itshould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