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篇“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揭露了中国各大城市行人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有记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繁忙路段进行实地观察,发现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路段,只要车流不是很密集,很多行人就会不管是不是红灯,只顾低头过马路,根本不顾危险;且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

admin2016-07-06  28

问题 网上有一篇“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揭露了中国各大城市行人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有记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繁忙路段进行实地观察,发现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路段,只要车流不是很密集,很多行人就会不管是不是红灯,只顾低头过马路,根本不顾危险;且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似乎只要结伴而行就能法不责众。因此,行人违规肇事造成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此严重的危害性,为何还是唤不起路上行人的觉悟?“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到底症结何在?该如何治理?
    过马路看红绿灯,这是在小学乃至学龄前阶段就被普及的“规定”,若说闯红灯者都缺乏这个常识,恐怕没人会信。“大家都走,就剩自己挺傻”,一位被调查的行人如是说。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深刻表明:人脑不人心的知识规范不了行为,不能算作素养,要令常识和规范人脑又人心,我们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就必须做到常态化、立体化,必须做得更为深刻和生动。
    “路”在中国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引申义。“如何走路”,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基本的生活和行事方式。根治“中国式过马路”,虽然成本不菲且任务艰巨,但影响深远,应当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做下去。
    阅读上述给定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就“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拟、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条理清晰、具有说服力。

选项

答案 “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皆因处罚太轻 不看交通指示灯,聚集一小撮人就走的行为,被媒体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目前已经成为一道“城市风景线”了。“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人皆知的交通规则,但为什么当下到了几乎“人人皆犯”的程度呢? 有人说是因为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有人说是因为行人素质参差不齐……笔者认为.“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处罚力度太轻,违法成本低,所以尽管对横穿马路带来的种种严重后果深刻知晓,甚至唏嘘不已,但各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行人还是前赴后继地加入了“中国式过马路”的大军。所以,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处罚力度: 第一,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增加违法的经济成本。在经济处罚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早就有过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但由于金额太少,对很多人来说,不痛不痒,此法律条款几乎形同虚设。而在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乱扔垃圾或吐痰,会被处以1000元新币(折合人民币5000元)的高额罚款,所以,包括中国游客在内,没有人敢在新加坡乱扔垃圾或是吐痰。由此可见,国人不是不怕经济处罚,而是处罚的金额不足以引起大家的警觉和痛感。因此,治理“中国式过马路”的第一步,就是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加大行政甚至是刑事处罚力度。经济处罚力度再大,执行不到位也起不到作用,所以,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加大执法力度是必须的。很多时候,执法力度不够,不是因为执法者不作为,而是因为执法难。比如,前段时间北京等大城市对“行人闯红灯处以10元罚款”,但遇到一些撒泼耍赖甚至殴打谩骂执法者的情况,执法者也无可奈何。究其原因,是执法的保障措施不健全。如果能出台一些法规,比如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可处以行政拘留甚至刑事拘留等。这样执法者就有了执法利器,执法难度就会降低,执法效率才会更高,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相关法规的作用。很多年前就开始严查酒驾,但效果甚微,自从“酒驾入刑”后,此类违法骤减。 第三,加大时间处罚力度,增加违法的时间成本。很多行人“闯红灯”是因为赶时间,没有耐心等。如果“闯红灯”被发现后,反而会耽误其更多的时间,那么很多人在“闯红灯”前就会好好考虑了。比如在新加坡,乱扔垃圾或吐痰,除了会被处以高额罚款外,还会被罚清扫大街1天,甚至要强制上电视亮相。参考这类做法,北京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时,也施行了“闯红灯”者要当值一定时间的临时交通协管员后才能离开。这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这个制度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第四,加大信用处罚力度,增加违法的信用成本。在国外,逃票超过一定次数就会被计入信用档案,信用有问题的人会到处碰壁。所以,在国外的很多地铁、车站,根本就不需要售票员监督,人们就会自觉购票。相信随着中国信用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会对自己的信用珍视起来。比如,如果闯红灯超过一定次数就会被记入信用档案,影响个人的贷款申请、子女上学等方面,那么相信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信用记录,也会停下“闯红灯”的脚步。 综上所述,“中国式过马路”不是不可以治理的,也不是没有方法治理的。只要加大处罚力度,执行到位,这一不文明现象是完全可以消失殆尽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jz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