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
admin
2012-02-27
49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
开时,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三公”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三公”经费因增长迅速且缺乏透明度,引发公众广泛质疑,屡屡成为“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报道,我国的“三公”消费每年达到9000亿元。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
2011年3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将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月5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要详细全面,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特别是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支出,都要详细公开。”温家宝4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2011年改革重点工作,其中提出要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这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在治理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问题的决心。
资料2
“一根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这则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谚,就涵盖了现今“三公”中的“两公”,一个是公款吃喝,另一个是公车。剩下的“一公”,则是当年民谚中所讽刺的官员想也想不到的“好日子”——因公出国(境)。
2011年4月14日,科技部率先公开三公经费预算。这一“吃螃蟹”的举动,使得三公支出从幕后走到前台。但同时,将三公“打包”,公布总数的方式也引来“看不懂”的置疑。尽管7月15日,科技部在仅有的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总数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但从科技部开始,陆续公布“三公”均为: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以及公务接待费,并非民间所关注的“三公”支出。
有专家指出,“三公”经费的公开细化程度不够,导致人们很难对这样的“三公”支出进行有效的监督。
因“三公”经费超5亿曾一度登上支出榜首的海关总署,其中4.5亿多用于“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并且表示“车辆大部分为执法执勤用车,不同于一般公务用车,是开展执法执勤工作的必要保障。”有关专家在分析这一数字时指出,执法用车并非专门为官员服务的一般公务用车,需要区别对待。只笼统地公布执法执勤用车的花销,公众就无法对官员用车花费进行有效的监督,笼统地公布公车花费意义不大。言外之意——此“公车”非彼“公车”。
有关专家呼吁,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商,他们当然知道政府也有正常开销,只是希望能够把不该花的留下来,把能节省的省下来。官方公布的“三公”与民间关切的“三公”概念不同,渴望知情的公众感觉不解渴。
资料3
2011年7月,第一笔“三公”消费清单千呼万唤始出来: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
然而,从这几个孤零零的数字中,我们却无法判别,中央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是多了,还是少了?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需要维持的,哪些是可以压缩的?……
从中央单位“三公”消费的比例来看,最多的是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占到总开支的65%。中央单位官多、大官多,加之京城地大又堵车,配车的档次高,用车也多,公车消费比例自然要高些。但其中的“水分”恐怕也不少,最主要的问题是公车私用。现在许多官员都有驾照,不需要司机自己就可以上路。车开出去了,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还是公事私事一起办,谁也搞不清。反正,汽油钱公家掏,车开坏了公家修,公车消费不高才怪!
中央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在这次公布的“三公”开支中的比例是最低的,但这并不表示其中不存在奢侈问题。一方面,不可否认,中央单位的有关制度相应要严些,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中央单位的“地位”优势,埋单的一般都是下属单位,这也相应减少了中央单位的公务接待开支。至于公费出国(境),这几年卡得紧些,开支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也不表明其中没有浪费。以出国考察为名,搞个半天一天的活动,其余时间都用于游山玩水,已不是什么秘密。
对症下药,必须大力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和公共财政建设,将公权机关的所有开支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使人大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成为铁的法律,违反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同时公共财政开支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苟能如此,则包括公款吃喝在内,全国每年“三公”消费到底花了多少钱,不但财政部、国管局等权威部门要有一本明细账,每个纳税人也能够理直气壮地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如此,巨大的认知落差才能被填平。
资料4
中国“三公”消费中的奢侈浪费和腐败问题,沉疴已久,积重难返。在“三公”消费的滋润下,一些干部骄奢淫逸、随心所欲。最近的官太太考察团事件、江西新余干部出国旅游事件;深圳等地一定级别以上的干部公费保健事件等关于“三公”消费的新闻暴露出了长期以来财政预算缺乏刚性约束、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弊端,一些部门或私设“小金库”,或随意超预算花钱,暗箱操作、中饱私囊在所难免……这些事件更是强化了人们对“三公”消费的疑惑,对公务人员职务消费公开的呼声愈来愈高。扎紧公家的“钱袋子”,削减“三公”消费,已是迫不及待的大事,任务十分艰巨。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靠制度,二要靠教育,但前提是必须“公开”和“透明”。
首先,数字要公开透明。不仅是中央政府要公布有关“三公”消费的数字,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公布“三公”消费的数字;不仅要公布综合数字,还要公布具体数字,应细化到各单位和部门;不仅要公布一年的数字,还要公布多年的数字。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产生整改的压力和动力。
其次,措施要公开透明。我们虽然暂时还不可能做到像香港特区政府那样细化到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使用和维修,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像香港那样对所有的公务车使用统一标志牌照的做法,却完全是可以借鉴的。再比如,对公车使用进行严格的时间、地点、油量、里程等登记,对公款请客报销要附上菜单和出席人员名单,对公费出国也要附上详细的日程和活动安排等等,都可以做起来。
总之,只要把“三公”消费真正放到阳光下,完全公开透明了,既利于公务员自律,又便于老百姓监督,一切寄附于它肌体上的腐败病毒,都会被消除干净。
资料5
2011年8月,“三公”消费在温家宝总理的关注下,各大部门尽管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最终还是陆续公开了。公开的情况却让人咂舌、耐人寻味,个中原因,不得不问。
一问:该公开的数据有没有遗漏的?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距离国务院“中央部门6月要公开‘三公’经费”的大限已超时了整整一个月,但截至8月1日,88家单位中仍有外交部、国家预防腐败局等10家部门迟迟不肯公布具体数字。账目清晰的,能说清楚的,都能在第一时间内将账目公开,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这些迟迟不肯公开的单位究竟在做什么?是不是在折腾数据?
二问:“三公”消费都用到公务上了吗?
“三公”消费已经公开的数据,高低不一,多寡不均。但数据大的未必就是腐败,数据小的也不一定清廉,关键要看钱到底是花到哪里去了。只要真正用到公务上,无论多少都无可厚非。曾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的原昆明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阮妲,多次到昆明一家四星级酒店消费,并购买了价值数千元的衣物、鞋子,以及价值上百元的内裤、香烟和酒水等。问起用公款报销买内裤,她居然说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在不明真相的群众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三公”消费到内裤上去了。
三问:“三公”消费是否一公布了事?
温总理对“三公”必须接受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的提法是好的。但监督过后,就仅仅是监督了?公布之后,仅仅就是公布了?下一步,乱吃的照样吃,公车照样私用,计生委照样出国考察美国的计划生育。所以,强烈建议在“三公”经费的问题上,国务院和纪检监察部门拿出更多、更细化、更具体的措施,确保“三公”消费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资料6
实际上,“三公”经费的大头在地方,国务院之所以要求中央部门先行公开,显然是出于“一步一步来”的考虑,让中央部门带个好头,然后要求地方政府部门跟进。如果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第一步都迈不出去,没有“上行”何以“下效”?所谓遏制“三公”经费、打造廉洁政府从何谈起?
其实,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意义是双重的:既在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也在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近年来,“三公”经费一直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软肋”之一。相关信息越是不公开,民众的猜疑就越多。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置于阳光之下,对于政府和民众实属“双赢”之举。
对于拒不公开“三公”经费账本的部门,不能仅仅谴责了事,当以问责机制强力推进,在这方面其实有法可依。《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属于政府重点公开的信息。毫无疑问,“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不仅位列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而且属于应当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该条例同时规定了“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的罚则:“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那些无视国务院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没有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部门,唯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才能换来:“三公”经费的公开透明。
资料7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出游,“三公”消费,肆意挥霍公众的税款,公众深恶痛绝。舆论批评了一年,终于听到了一则好消息,媒体从中纪委获悉,各地区各部门“三公”消费的财政预算,在2009年缩减158.06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又压缩57.51亿元,其中出国(境)费压缩4.15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压缩17.02亿元、公务接待费压缩36.34亿元。
“三公”消费数字被压缩,当然是一件值得欣喜之事。缩减“三公”消费仅仅是走出的“第一步”,缩减还要继续,还可在“砍、堵、曝”的方式上进行整治。
一是要从政策中砍。“三公”消费之所以减不下来,关键在于很多“三公”消费都得到了一些“政策”的支持。比如,名目繁多的招待费、会议费、考察费等。要继续缩减“三公”消费,就得从政策人手,采取堵、限、清的办法,大刀阔斧,砍掉一些“三公”消费的项目。把“三公”消费的名目砍掉了,把支撑“三公”消费的“庙”给拆了,“三公”消费自然也就失去了政策的支持。
二是要从制度上堵。“三公”消费之所以兴盛,关键还在于一些单位“有钱”,并且能够自己“支配”。遏制“三公”消费,重要的环节是要完善财务预算、结算、审计制度,花每一分钱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断了“三公”消费的财路,让一些“三公”消费没有资金支持、没有缝隙可钻。
三要从监督中曝。阳光监督是悬在“三公”消费头上最好的“尚方宝剑”。只要将不合规的“三公”消费进行曝光,及时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当事人将很没面子,由此也间接地制约了一些人热衷“三公”消费的欲望。
虽然在缩减“三公”消费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不能就此乐观起来,因为“三公”消费仍未达到公众满意的程度,仍未实现“三公”消费上的彻底“减肥”。对于遏制“三公”消费,还应力度再大一些、“下手”再狠一些,通过政策上、制度上的约束,在缩减“三公”消费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资料8
2011年11月,国家有关部委公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根据《细则》规定,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得超过1.8升,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
《细则》明确,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公务用车包括轿车、越野车及多功能乘用车。由此,可以看出,公务用车的范围划分得一清二楚的。那么,送领导回家探亲访友,接送领导上下班,送子女上学,娱乐活动用车等,分明不是公务用车的范畴。
根据规定,对超标车、超编车和摊派款项购车等将一律收缴,并按调剂使用、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理,还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此外,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含SUV车型)。目前,专项治理工作已全面进入清理纠正阶段。清理公务用车,不能只有制度,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只有清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赢得民心。
周务院强调,建设一个廉洁、节俭的政府是我们国家的目标。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特别要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这项工作要注重制度改革和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
国家机关带头提出控制“三公”消费,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节约人力物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国家机关的带头作用一旦产生,就会辐射地方政府机关,形成自然而然的制度。
资料9
提到“三公”消费,官家的人往往拿政府效率说事。言外之意,如果限制了“三公”消费,就会降低政府的效率,好多该办的事就办不了了。其实,现在的“三公”消费,跟政府的公干,关系不大。很多国家没有什么公车,但人家办事的效率反而比我们高。某年北京开中非论坛,一下子把公车停了大半,好像北京的
公务一点也没有耽误。至于公款吃喝的招待费,不仅不能提高政府效率,政府的效率反而会在这送往迎来、胡吃海塞巾大幅度降低。一个基层的县的地方负责官员,每天花在吃喝上的时间,至少占一半以上。
一顿饭,得走好几个场子。这样的场景,怎么谈得上效率?而公款出国考察,每年乌乌泱泱地出去那么多人,国外的先进经验一点都没学来,自家该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除了让众官员饱了饱眼福,政府效率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所谓的“三公”消费,本质上是权力部门凭借手巾的权力,为官员和官员所在部门谋取的一种福利。这种福利,其实跟官员借权力为自己谋取的灰色收入没有多少区别,如果有的话,则更加出师有名,
借着公务的招牌,办起来更加名正言顺。“三公”消费其实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官员所在单位的“福利”,比如乘车、吃喝、公款旅游等等,够级别的,人人有份。另一部分是经手人的揩油自肥。比如因三公而造成的采购回扣,公车司机的揩油,以及公费旅游操办人的好处费等等。这两部分的消费,其实质都是“私”。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三公”消费,就其大部分而言,就是三私贪占,一种基于官家特权的多吃多占。
所以,要想遏制“三公”消费,给百姓一个交代,首先要做的是限制政府的开支。作为一个现代政府,预算没有审核,没有限制,显然是荒唐的,没有一个刚性的预算开支,再有道德的政府也会乱花钱的。为了实现这一点,让人民代表大会等行政机构另外的机构来审议限制政府的开支,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否则,限制“三公”消费,就像过去曾经做的努力一样,迟早会付诸东流。
资料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面对于“三公”消费的泛滥性增长,也屡屡提出治理方案,单就一个公款吃喝,就提出过无数的限制措施。但最终是越限制,越泛滥。
其实,这方面是有经验可以借鉴的,例如香港特区政府的做法,就非常公开透明。政府及各部门的财政预算是完全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并接受公众查询和质询。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情况竟然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大权在握的各级官员,如果缺乏细化的严格管理,“三公”消费居高不下就并不奇怪了。香港特区政府之所以能获得“世界上最廉洁政府”的称誉,并不是说其官员个体就比内地官员素质高,天生就是廉洁奉公的楷模,而是由于有细到一张
办公纸都必须公开的透明剑度,这样就是再有公款消费的冲动,官员也无法越雷池一步。治理“三公”消费弊端,我们还可以在制度设计上加以改进。例如,在俄罗斯很少见到公款吃喝的现象,最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单位的财务制度卡得很严,报销手续复杂。如果以单位的名义请人吃饭需要完成五步手续,至少三个领导签字才能顺利报销,整个过程耗时数月。首先要在请客之前填写一张“请客计划”,详细汇报去哪儿吃,吃什么,大概的价格是多少,请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南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吃完饭后,要保留饭店提供的发票,发票上需标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汤,每个菜的价格是多少,此外,还要报告请客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请客目的等等。试想,在如此繁琐的手续面前,准还愿意公款大吃大喝?
资料11
“三公”消费居高不下令人深恶痛绝,出台的治理措施林林总总,包括严格制度、民主监督、公开透明、整治“小金库”、严厉惩处等,但效果并不明显,皆因治理举措均属治标之策,没有找寻到治本路径。
我国党政组织机构设置的突出问题是,部门过多,行政职能错位和交叉,造成了相互之间推诿扯皮,行政效能低下,官民比例不尽合理,过多经济资源被行政机构自身消耗掉。我们不能不看到,30多年来一次次机构精简工作基本上无功而返,陷入“精简一膨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如今大部制改革,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试图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整合,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南一个部门管辖,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然而,大部制遭遇的大麻烦是,各单位都在健全体制机制的名义下设法争取编制、机构、人员、设备。这样一来,不仅很大一部分行政费用被人头费挤占,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行政开支居高不下,不少地方和部门仍然习惯于文山会海的施政方式,尚无计算行政成本的观念和制度,不求实效,造成浪费。
时至今日,我国急需精于并且高教的政府,即廉价政府。也就是政府行政设置协调简便,人员精干,减少环节和渠道,减少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旋,缩短流程,提高行政活动的技术含量,从而减轻财政开支负担。唯有如此,才真正抓住了治理“三公”消费的关键、重点、牛鼻子。
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加快推进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堵住政府行政支出中的黑洞。这场改革务必彰显系统性集中原则:一是整合职能,有机合并相近职能,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扯皮;二是整合权责,健全政府权责体系,形成部门间和层级间合理的权责构成;三是整合机构,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优化结构;四是整合机制,整合大部门内部的运行机制,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我们需要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根本治理“三公”消费的期望与信心是廉价政府。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根据所给资料,对资料中的“三公”消费进行定义。要求:表述准确,语言简洁。不超过100个字。
(2)用2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资料所阐述的主要问题。要求:概括全面,叙述简明。
选项
答案
(1)“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赍、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其中的公款出国(境)旅游、超标购置公车与公车私用、公款大吃大喝是典型的腐败行为,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舆论诟病。 (2)近年来,我国“三公”经费因增长迅速且缺乏透明度,引发公众广泛质疑。2011年,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要求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并要求2011年6月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是减少“三公”消费、降低工作成本的关键,也是我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开始。然而,公开的“三公”消费与民众心目中的“三公”消费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使其更加科学、透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Xye777K
0
北京
申论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为弘扬正能量,某市推行一项新政策,为见义勇为者的子女提供安排工作、社会保障、入学加分等优惠。对此你怎么看?
你是刚入职的新人,领导经常让你陪同参加会议,并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同事老李经验丰富,你经常把撰写的会议纪要交给老李把关,长此以往,领导对你产生了不满,告诫你要加强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怎么办?
当前农村非法集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农民投入大量资金后被骗,血本无归。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市教育局准备就当前出现的?“升学宴”“谢师宴”现象,在全系统内开展教育整顿工作。如果你是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让你负责,你准备怎样开展?
国家旅游局整治了景区乱象,取缔了一批景区的评级,一些地方关闭了一些不规范的店铺,但是到了旅游旺季、节假日,游客反映乱象依然存在,请问你怎么看?
当前,一些干部在工作中不愿作为、不敢作为,只顾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喜欢学习,拒绝创新。对此,你怎么看?
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而设立的节日,但目前许多小学和幼儿园要求儿童的家长参与手工制作、排练节目等儿童节活动。因此,有的家长认为,国际儿童节现在变成了家长节。对此,你怎么看?
某高校出台一项管理规定。让学生上晚自习时必须上交手机。这于这项规定。有人支持。认为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有人反对,认为这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粗暴干涉。对此。你怎么看?
你和一个同事能力都很强、资历等都一样,这次有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但是同事在领导面前贬低你,你如何处理?
你的同事水平不如你,能力不如你,却总喜欢在领导面前显示自己,并说你的坏话,你怎么办?
随机试题
收集的资料要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市场行情的来龙去脉,所获取的同类数据在时间上应当是连续的,形成一定的序列,能够反映各时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指的是收集二手资料的()
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以下途径
蛋白质生理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
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
男,46岁,因直肠癌入院。癌肿距肛缘5cm,大小为2cm×1cm。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强烈要求保留肛门。该患者是否保肛的病理依据是癌肿
设置措施项目清单,确定材料二次搬运等项目时,主要参考______。
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是()。
近年来,意大利面被冠上导致肥胖的坏名声,因此很多人在面对这种地中海饮食时,都抱有一种又恨又爱的纠结心情。然而,意大利地中海神经病学研究所通过对2.3万人的研究发现,意大利面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会导致体重增加。而且,意大利面非但不会导致肥胖,还可以起到相反的
InCambodia,thechoiceofaspouseisacomplexonefortheyoungmale.Itmayinvolvenotonlyhisparentsandhisfriends,【B
A、Humanbeingssuddenlyappearbeforethem.B、Someunexpectedanimalsstepintothebush.C、Thereareloudnoisescomingfromm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