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内容。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内容。
admin
2021-10-08
57
问题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的内容。
选项
答案
在评价学生地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情况时,应注重对学生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地理实验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进行评价。例如,要检测学生“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达成度,教师可先提出探究活动要求。让学生根据地图选出几个代表性的区域并举出实例,说明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具体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究:①如何选择代表性区域;②从哪些方面对所选区域进行比较;③从比较中得出什么结论。以上探究活动可以评价学生“地理比较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为此应当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图,是否有条理、有步骤、认真细致地观察地图;要判断学生所选择的比较地域和确定的比较项目是否合理,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判断,可以对学生地理观察、比较、区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领悟和运用水平做出相应的评价。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i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化学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从化学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如图1所示;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向传输,如图2所示。根据上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请判断原子之间为极性键,而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问题结果进行了设计和分析。【试题】Na2SO3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某学生按照如下方案计算Na2SO3样品的纯度:①准确称取样品w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②向小烧杯中滴入________
材料①1785年,科学家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留下的是一些不足原体积1/200的小气泡,他猜想这可能是一种未知气体,但这种见解却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可。②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N2密度时,发现从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讲授“空气”的教学片段。[直接引入]与同学们一起深呼吸,引出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空气。[问题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生活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设计实验]学生自行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
M(OH)2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M(OH)2(s)M2+(aq)+2OH-(aq),在常温下其Ksp=2×10-20。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M(OH)2沉淀,需要0.02mol.L-1的M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来调整溶液的pH,使溶液的p
案例:下面是一位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化学平衡?学生:(思考)教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组成保持不变的状态。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呢?教师:边讲边板
随机试题
GH分泌过多的患者可出现
确诊细菌性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A、代谢性酸中毒B、肺炎C、氰化物中毒D、严重贫血E、肝性水肿血液性缺氧可引发
Zvalue
甲乙两国是陆地邻国,现甲国欲对边境地区进行开发。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项开发活动甲国可以依法从事?()
下列关于各种涵洞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对于( )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
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教师备课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
小刘是一所初中的学生处负责人,负责本院学生的成绩管理。他通过Excel来管理学生成绩,现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小刘将初一年级三个班级部分学生成绩录入了文件名为“第一学期期末成绩.xlsx”的Excel工作簿文档中。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小刘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