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3题)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3题)
admin
2017-03-07
16
问题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3题)
选项
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解析
A项,先前行为是甲的开枪行为,介人因素是乙的躲闪,结果是丙的死亡。第一,甲向乙开枪的行为对乙身后丙的生命具有很大危险性,对丙的死亡所起作用大。第二,介入因素也即乙的躲闪并不异常。第三,乙的躲闪对丙的死亡所起作用较大,正因乙的躲闪导致子弹击中丙。综合判断,两项因素判断得出二者具有因果关系,最终结果是甲的开枪行为与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A项说法错误。B项,先前行为是甲的追赶行为,介入因素是车祸,结果是乙的死亡。第一,甲的追赶对乙的死亡所起作用不大,因为仅仅是追赶而已。第二,车祸具有异常性。第三,车祸对乙的死亡所起作用较大。综合判断,甲的追赶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B项说法错误。C项,由于甲、乙的行为同时发生,不属于介入因素的情形。这种情形被称为择一的竞合(或称为二重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发生了结果。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除去一个条件结果仍会发生,除去所有条件则结果不会发生,那么所有条件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原因。基于此,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均有因果关系。C项说法错误。D项,先前行为是甲的投毒行为,介入因素是丙的开枪,结果是乙的死亡。第一,甲的投毒量足以致乙死亡。第二,丙的开枪对甲而言很异常。第三,丙的开枪直接导致乙死亡。综合判断,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D项说法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k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孙某早年与妻子吕某离婚,儿子小强随吕某生活。小强15岁时,其祖父去世,孙某让小强参加葬礼。小强与祖父没有感情,加上吕某阻挡,未参加葬礼。从此,孙某就不再支付小强的抚养费用。吕某和小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责令孙某承担抚养费。在法庭上,孙某提出不承担抚养费
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南宋时,富人甲去世,妻已亡,家中有继子乙及在室女丙。关于甲的遗产继承,依当时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在法学家们以及各个法典看来,各个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缔结契约这类事情,一般是纯粹偶然的现象,这些关系被他们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关系,它们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缔约双方的个人意愿。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例如保险公司等的时候,法便不得不承
《刑法》第263条规定,持枪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理由,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冯某抢劫了某出租车司机的钱财。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确认,冯某抢劫时使用的是仿真手枪,因此,法官在对冯某如何量刑上发生了争议。法官甲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系本条款规定的持
法律移植在不同的情形具有不同的类型,其一般包括:()
唐朝贞观年间,一名日本人在长安殴打一名波斯人,造成该波斯人重伤,关于处理此案所应该依据的法律有以下一些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违反法官任职条件的情形?()
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的判断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A.因人制宜B.治未病C.因时制宜D.寒因寒用E.因地制宜
腹部以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腹痛,不包括
下列哪项是一氧化碳中毒最易受损的器官
干预试验确定样本量的基本原则是
担保方式中的保证,实际运用过程中应理解为( )。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符合下列具体范围并达到规模标准之一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标。其中提到的具体范围是指()。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 )的行为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WhatdoyouknowabouttheGreatLakes?
8个人通过转球眼的方式分为两组踢街头足球,其中一对兄弟想要分在同一队。若分配是随机的,那么兄弟二人在同一队的概率为:
Today’sparentsarebelievedtobe__________tospoiltheirchildrenastheyfeelguiltyoftheirfrequentabsenc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