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和李某分别是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在一审过程中,双方在立案后自行商定举证期限定为15天,并且得到了审理法院的认可。结果15天就要期满,原告张某发觉案件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容易,遂向法院提出申请延期10天,得到了法院的批准。25天将至,被告李某又向法院提出
张某和李某分别是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在一审过程中,双方在立案后自行商定举证期限定为15天,并且得到了审理法院的认可。结果15天就要期满,原告张某发觉案件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容易,遂向法院提出申请延期10天,得到了法院的批准。25天将至,被告李某又向法院提出
admin
2016-01-15
78
问题
张某和李某分别是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在一审过程中,双方在立案后自行商定举证期限定为15天,并且得到了审理法院的认可。结果15天就要期满,原告张某发觉案件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容易,遂向法院提出申请延期10天,得到了法院的批准。25天将至,被告李某又向法院提出,时间太短,为了寻找新的证据线索,请求法院准许再延期10天。对此,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选项
A、举证期限不能一延再延,应不予准许
B、被告在第一次15天将至之际并未提出延长举证期限,现在提出不应准许
C、如果理由适当,法院还是可以准许被告的请求,延长举证期限
D、虽然司法解释规定了举证期限可以延期两次,但是指同一当事人,所以不应准许被告的请求
答案
C
解析
根据《民诉解释》第99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可见,举证期限的延长需要得到法院的准许,但是并没有次数上的绝对限制。所以AD错误,并且这种延期请求对双方当事人都应平等,并非第一次请求延长之人才能继续请求延长,因此B错误,只有C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7Q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下列费用应当由保险人承担的是:
甲对乙说:如果你在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我愿将自己的一套住房或者一辆宝马轿车相赠。乙同意。两年后,乙考取某国家机关职位。关于甲与乙的约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卷三2009年真题试卷第9题题)
甲欠丙800元到期无力偿还,乙替甲还款,并对甲说:“这800元就算给你了。”甲称将来一定奉还。事后甲还了乙500元。后二人交恶,乙要求甲偿还余款300元,甲则以乙已送自己800元为由要求乙退回5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属于海事法院专属管辖?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人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人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
甲用伪造的乙公司公章,以乙公司名义与不知情的丙公司签订食用油买卖合同,以次充好,将劣质食用油卖给丙公司。合同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关于该合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下列不属于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的区别的是:
债权人对设有担保的债务案件主债务人发出的支付令:()
张某发现自己的工资卡上多出2万元,便将其中1万元借给郭某,约定利息500元;另外1万元投入股市。张某单位查账发现此事,原因在于财务人员工作失误,遂要求张某返还。经查,张某借给郭某的1万元到期未还,投入股市的1万元已获利2000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机构中,必须是承包人本单位的人员有()等。
干燥不良、未干透起因、预防与补救方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外国公司对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经营活动()
患有抑郁症的高血压病人不宜选用
以下关于撰写“主诉”的要求,正确的是()。
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风险属于可分散风险()。
关于留置权的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中央银行减少其黄金储备,货币供应量将()。
体育运动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团结合作,所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
知识的表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