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课文摘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

admin2015-07-16  42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课文摘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这样,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等等。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当时学派很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合为“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被称为“九流”。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选项

答案探究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这部分的内容由于学生以前曾经接触过,比较易于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此环节的教学主要采取学生的阅读史料以及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内容,比如: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有哪些?通过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层层递进,逐次把问题解决,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学会“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对问题的点评和提升,比如在分析百家争鸣的原因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 探究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这环节首先采用多媒体展示孔子故里曲阜的照片,创设情境:如果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去曲阜旅游,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向他介绍孔子的哪些事情?通过情境的创设,模拟导游的方式,拉近历史课堂与现实的距离,是新课改综合课程设置理念的体现,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历史情境,掌握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以及对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 对于诸子的主要思想和主张,主要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通过孔子、孟子、苟子主要思想的对比,寻找主张的异同之处.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能力和善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意识.更能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 探究三:道家和法家 道家和法家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两个重要学派,在中国历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地位。要掌握这部分的内容我主要通过创设历史剧《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招聘会》的方式,处于大变革时代的各国国君会聘用老子还是韩非子?并且说明理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而且在角色扮演中能通过讨论理解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寓言故事阐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达到知行的统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ox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