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之异同。(2014年山东师大)

admin2021-01-27  14

问题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之异同。(2014年山东师大)

选项

答案孟子和荀子均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教育作用。 在论述教育作用时,孟子和荀子都从“人性论”出发进行论述。 孟子提出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过程中学习的结果;“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郁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荀子提出性恶论。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荀子的性恶论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因此,在教育作用上,二者均从“人性论”入手,论述了教育的必要性,只是理论基础不同。 (2)教育内容。 孟子把教育视为人的内在能力的发展过程,所以特别强调人的内在自觉。在人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方面,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而主张“化性起伪”的荀子则恰恰相反,他认为教育是“起伪”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通过“外铄”获得。因此,荀子更加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他认为要“善假于物”,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所以在儒家经典的传授方面,荀子的作用远大于孟子。 (3)学习过程。 孟子扩充了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当然,孟子思想倾向的内向,并不意味着他反对从外界获知;相反,他同样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感知,只不过他特别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这充分说明荀子教学思想的特点。其学习过程的思想可概括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从“知”到“行”的过程,其中包括“闻”“见”“知”“行”等步骤,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K0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