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加以分析。 材料一: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一项面向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的调研中,到了六年级的学生,自己洗内衣裤的孩子比例不超过一半,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仅为21.6%,有17.2%的孩子做作业仍需要家长陪。

admin2019-08-20  108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加以分析。
    材料一: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一项面向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的调研中,到了六年级的学生,自己洗内衣裤的孩子比例不超过一半,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比例仅为21.6%,有17.2%的孩子做作业仍需要家长陪。其实,对于这些9—12岁的孩子,“洗内衣裤”“做家务”以及“独立做作业”属于能力范围之内的要求。当下家庭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家长的关注点都在孩子的学业和兴趣爱好培养上,孩子都离真实的生活太远了。孩子之所以不能完成,其实是家长对习惯培养重视不够造成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在生活上大包大揽。
    材料二:家长李女士说:“女儿在家没干过什么活儿,原来我也觉得很正常。但那天我买了很多东西,来回楼下楼上折腾了三四趟,真的挺累的。11岁的女儿站在一旁,好像跟她没有关系一样。那一刻真的觉得有点儿寒心。”
    家长杜先生说:“每天闹铃响三遍,孩子还不愿意起床;每天写作业不是忘记写这个就是忘记写那个,或是作业本放在学校忘带了。自我管理能力太差,我感觉孩子连作业都需要他妈妈催促着,更别提干别的事儿了!”

选项

答案材料反映的是家长的关注点都在孩子的学业和兴趣爱好培养上,孩子缺乏劳动、不愿意劳动的问题,这与我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相违背的。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其次,人的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在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上,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就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从如何培养人来看,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材料中的数据和事件表明:我国儿童在家庭中的劳动参与不够,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不重视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更没有意识到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这与当前我国的教育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尤其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有关。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转变观念。社会不以文凭、学历,而以综合素质评价人,学校不以成绩的高低差别对待学生,家长重视适当的劳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家庭、学校相互配合,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学原理”部分“教育目的”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具备运用教育理论综合分析教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思路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材料反映的主要教育问题,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这些教育问题的危害和原因,最后提出建议和对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cE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