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其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关于电信诈骗的特点: A:犯罪分子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等方式,

admin2018-07-24  35

问题 给定资料
      1.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其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关于电信诈骗的特点:
      A:犯罪分子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等方式,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人也很多。
      B: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犯罪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骗术。就像“猜猜我是谁”,有的甚至采取直接汇款方式诈骗,大家可能都接到过这种诈骗信息。刚开始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这种骗术能骗到钱吗?确实能骗到钱。因为中国有很多人在做生意,互相之间有钱款的来往,咱们俩做生意说好了我给你打款过去,正好接到这个短信了,我就把钱打过去了。甚至还有的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说你涉嫌贩毒、洗钱等等,通过说公安机关要追究你等等各种借口来诈骗。骗术也在不断翻新花样,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C: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其内部组织很严密,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的负责购买手机,有的负责开银行账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细到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这也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带来很大的困难。
      D: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还有的境内外勾结连锁作案,隐蔽性很强,打击难度也很大。
      2.从我国电信诈骗犯罪的由来和发展现状来看,电信诈骗是由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推进产生和发展的,网友从各自角度进行了相应分析。下面是整理的一些网友的观点:
      网友1: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利益成为人们普遍追逐的目标,拜金主义思想滋生并逐渐盛行。受基本国情的限制,我国采取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人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分配方式和个体的差异导致城乡甚至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这种贫富差距导致处于弱势的群体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当一些人的物质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便会通过投机倒把等非法渠道侵害他人的权益而获得满足。
      网友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讯业和金融业在极大方便人民群众的同时,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诸多安全漏洞,犯罪嫌疑人看到有机可乘,便通过移动电话、网络等工具,借助互联网技术自身所特有的非接触式联系方式,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内在的安全漏洞,适时植入木马程序或者通过电话沟通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当事人实施诈骗。
      网友3: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付出最少的代价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寻求一切可能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机会,电信诈骗从表面上满足了这类人的心理诉求。电信诈骗的低成本投入与取得的高额回报率,称得上一本万利,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犯罪分子的铤而走险心理。
      网友4: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法律的完善成为我国政府的治国追求,我国法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上分析,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特别是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兴起,借助电信、网络等工具的新型犯罪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现有法律能够调控和规制的范畴。
      网友5:贪婪是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基本动因,但同时,贪图小利也是被害人遭受诈骗的主要原因。纵观各类电信诈骗犯罪,贪图小利的内心动机是推动电信诈骗能够取得成功的外部条件。从近期发生的一些案件来看,受害人屡屡中招主要源于一个“贪”字,喜欢贪图小利、赚小便宜,看到有利可图就放松了警惕,正是这样的心理因素,推动了犯罪分子诈骗犯罪的完成。
      网友6:不论何种形式的电信诈骗,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被害人对诈骗分子所主张的诈骗模式深信不疑,警惕性较差,粗心大意,疏于防范。这当然与犯罪分子冒充银行、电信甚至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冒充亲友等有关系,但更多是受害人警惕性较差造成的。公安机关在受理电信诈骗报案时询问被害人,他们都表示后悔万分,怪自己太粗心,一时疏忽而受骗上当。
      网友7:电信运营商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巩固阵地,抢占更多的市场上,而对自身所经营的信息业务却失之管理,导致大量诈骗短信和电话泛滥,消费者叫苦不迭,运营商却无动于衷,因为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其相应的监管业务,主动而为需高额的成本。
      网友8:电信诈骗盛行,金融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银行对开户人身份信息管理松弛,事后救济要求手续和程序较为繁杂,不能为打击犯罪提供便捷服务;网上银行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和监管漏洞;银行滞后的查询服务为司法机关的查证工作设置了障碍。
      3.随着电信技术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联系更为方便快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等互动方式普及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一些图谋不轨的犯罪分子蠢蠢欲动,费尽心机利用电信等技术实施诈骗活动,令广大群众防不胜防,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不法分子诈骗屡屡得手,除了其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外,识别骗术能力有待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面。电信类诈骗不同于传统的诈骗方式,电信诈骗漫天撒网,涉及范围极广、地域跨度极大,且犯罪嫌疑人不直接与受害人当面接触,给案件侦破带来困难。从发案情况看,除诈骗手法从最初的刮刮卡诈骗、手机短信中奖诈骗、提供六合彩特码诈骗等,逐步发展到虚构事实诈骗、汽车退税诈骗、银联卡异地消费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甚至冒充电信部门、“公安检察人员”电话诈骗等外,在作案工具、犯罪群体、犯罪窝点、作案模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作案工具从手机短信群发器“土炮”、电脑群发软件、一号通、“400”捆绑电话,逐步发展到任意显号、任意改号软件等,犯罪群体从沿海向内地蔓延扩散,犯罪窝点也从东南沿海发展到了内地城市甚至境外,作案模式从家族式作案发展到企业化运作,招聘发展下线,话务员、取款人、团伙骨干、幕后指挥相互之间单向联系,甚至境内外勾结,电话远程操控,受骗区域也从东南沿海城市逐步扩散至全国各地。电信诈骗团伙跨区、跨境犯罪,利用电信技术诈骗钱财后通过网上银行,最快几分钟内就能把两三百万的赃款分散到很多的银行卡上,并迅速分头取出,给取证、追赃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电信诈骗防范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电信诈骗利用人们的恐惧、贪欲、疏忽心理,以及发案的时空、技术特点,可采取相应策略加以防范。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慌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使措施不妥。假若得到出乎意料的信息,首先给自己3秒钟的时间冷静一下,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再理性地考虑一下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如无疑问再决定采取措施,至少通过另外一条途径对信息进行落实,或者至少找一个人商量一下,千万不能让恐惧心理压倒,最好不要根据一条渠道的信息,自己一个人就匆忙地作出决定,以防信息不足、考虑不周、忙中出错、受骗上当。
      人们常说诱惑考验定力。缺少足够的定力就容易受骗上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贪便宜、不耍小聪明走捷径,天上掉下馅饼也不捡,具有像柳下惠“坐怀不乱”一样的定力,骗子就很难得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抱着一颗平常心对待、分析任何信息,控制了欲望、抵住了诱惑,骗子的伎俩就很容易被戳穿,打上一个电话、见上一个人或者干脆再沉得住一分钟,骗子就会露馅,一线阳光就会照射出骗子的真实嘴脸。
      俗话说利令智昏,但有时候虽然无利,人们也可能不清醒。如当人们做某些事时,心恰好处于一种飘飘然状态,稀里糊涂地就把事做出来了,事后回想起来鬼使神差一般,这是心没有踏实下来的表现。如果做事时用了心,认真负责地进行了考虑,无任何的大意,谨慎从事,就会很少犯错。骗子往往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利用人们慌乱着急或疏忽大意的机会行骗,因此,树立起一种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对于预防诈骗会是很有益处的。
      此外,还要做到“三不一要”,即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具体地说就是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息,不随意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发现被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只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就能够防止上当受骗。
      4.山东临沂罗庄高都街道中坦社区的18岁女孩徐玉玉,因大学学费被骗含恨离世。徐玉玉高考以568分考入了南京邮电大学,接到骗子电话,声称有2600元助学金发放,后被骗9900元学费。在从派出所报案回来的路上,女孩呼吸心脏骤停,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最终离开人世。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有些时候,比悲剧更悲的是,美好的东西总被毁灭,毁灭的路数又总在重复。有些惨剧,总能以其难描的荒诞与悲怆,将公众引入“物伤其类”的涕泪之谷中。虽然对人们来说,亲历的、耳闻的电话诈骗不少,引发的损失惨重景象亦不少见,可当电话诈骗跟一个花季少女的含悲而逝有着因果关联时,公众发轫于恻隐本能的惋惜之情,也由此喷涌而出。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说,对于每个个体的命运而言,一切冤屈都是深刻的、清晰的、绝对的。特别是对于寒窗苦读十余年、背负着改变命运期许的徐玉玉来说,被骗走近万元学费的痛,是彻骨的、摧残式的,很难用“塞翁失马”之类的治愈系生活哲学轻易抚平。
      苛责被诈骗击垮的徐玉玉“心态不好”“阅历不深”,是残忍的。一个公共安全有保障的社会,不会让公民用学防身术的方式抵御自危感;一个善治秩序健全的公共空间,也不会逼着人们将防诈骗指南熟记于心,不该让“人善被人骗”的恶规则通行。更别说,徐玉玉命殒诈骗,有着根植现实的发生逻辑:刚成年、涉世尚浅的准大学生,来钱不易,三观也处在“纸上得来”的阶段。他们不懂骗子“精准诈骗”的套路,一次血洗式诈骗,足以令其精神支点坍塌,何况徐玉玉家境捉襟见肘,被骗近万元带有某种末世之灾意味。对压力末端承受者的她来说,这是一场不亚于“天塌下来了”的深重劫难,重到可以让她喘不过气,所以死前她还发出令人心碎的感慨:“咱家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有人来骗我!”
      在最灿烂的年纪,未被这世界温柔以待,却吞下这个社会的幽暗角落孳生的恶果,绝望地含恨而去,这不只是属于徐玉玉的悲情,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本质上,以死承受了这昂贵“教训”的徐玉玉,是在以个体生命为电信诈骗埋单。徐玉玉死亡链上,罪魁祸首当然是电信诈骗,但另一端还站着助学金信息的泄露者。若非信息被泄露,诈骗电话也难定向制导。至于电信诈骗,早已让公众陷入言说疲劳,对其溯源,就在于通信运营商监管疲软;尽管目前国内有虚拟运营商行业首个“警企合作反通信网络诈骗合作机制”,可现实是,170/171号段仍打不死,实体运营商将号段租给虚拟运营商后,也未充分尽到“清理门户”的义务。
      电信诈骗让人吐槽无力,但徐玉玉事件如今已集聚起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愤怒,这应该是个节点。徐玉玉遭诈骗离世,就是魏则西式的人间惨剧:魏则西在被虚假医疗广告骗了后曾感慨“人性最大的恶”,而徐玉玉也对这种恶体味尤深。前者最终推动了制度层面亡羊补牢,如竞价排名监管制度化,徐玉玉之死又是否会激起类似的治理机制变革涟漪,也该有个肯定的答案。
      5.尽管电信诈骗已经让不少民众受害,但很多人仍将各种电信诈骗案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认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只是“别人的故事”,笃信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不过,那些冷眼旁观电信诈骗案,甚至从受害者的遭遇中找到某种智力优越感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电信诈骗乱象引发的“次生灾害”——加剧社会不信任。
如今,不少人只要看到陌生号码来电就很警惕,要么不接,要么直接挂断;“公检法的电话一律挂掉”等防骗指南,影响一些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有人因为误把红十字会电话当成诈骗电话,错过了救人性命的机会……还有,快递员电话被误认为是骚扰电话,北京一些单位因“5”字头电话联系工作备受困扰,外地人不敢接区号“010”的电话,等等。本来,现代通信手段的日新月异,联系方式的便捷,方便了经济社会生活,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但电信诈骗却像癌细胞一样,由于附着了先进的通信技术,反而扩散得更凶猛。在许多人抱怨骚扰电话、防范心理紧绷的背后,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电信诈骗可怕的癌变危害。因为,电信诈骗不仅给直接受害者带来财产甚至生命损失,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损害社会信任的基石,带来更多“次生灾害”。
      人们总说,信任,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全面进入“陌生人社会”,相较于传统社会,“陌生人社会”的复杂性呈几何倍数增加。现代化的摩天大厦,需要社会信任作基石支撑,否则便会轰然垮塌。基本信任缺失,犹如社会溃疡,任其滋长,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不仅会加大社会运行成本,阻碍国家发展,而且会给人们心理造成隔阂,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导致社会的内耗和冲突加大,损害社会和谐。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诚信建设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诚信建设状况研究报告》指出,诚信缺失问题,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顽疾。单就经济发展而言,有数据显示,企业每年因不诚信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事实上,电信诈骗由于消蚀削弱了社会基本信任,危害远大于一般的诚信缺失,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对电信诈骗视而不见。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电信诈骗造成的显性危害,更要重视电信诈骗破坏社会信任、扰乱社会秩序、增加社会运行成本的隐性危害。越是面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越要运用法治思维从规律上找原因;越是损害社会信任基石的犯罪,越要运用制度意识从机制上寻对策。因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更加重视电信诈骗的危害,更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根治。
      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在加强正向建设的同时,必须严惩害群之马。遗憾的是,一方面,一些通信运营商非但没有为消费者创造健康的环境,反倒与不良商家、个人信息贩子、短信群发公司、群发设备研制销售企业形成利益同盟;另一方面,监管乏力,客观上纵容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因此,防止电信诈骗“次生灾害”对社会的冲击,釜底抽薪之策是相关职能部门端正认识,展现重拳治乱的诚意和魄力。电话号码和银行账户是电信诈骗案的两个核心要素,想要顺藤摸瓜地查获涉案人员、追回被骗钱款,并不会太难。“徐玉玉案”引发举国关注后,6名涉案人员几天之内全部落网,这也足以说明,电信诈骗并非不治之症,能不能治好顽疾,就看有关各方的治理力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无责任心。
某大学拟举办“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活动,假如你是此项活动的负责人,要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4”,写一篇题为“预防电信诈骗,你我携手努力”的讲话稿。
要求:内容具体,符合实际;对象明确,切合题意;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预防电信诈骗,你我携手努力 同学们: 徐玉玉事件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同时也意识到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缺失。为此,我校特举办“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活动,以提高大家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 预防电信诈骗,要学会“知彼”。学校将安排一系列安全教育讲座,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警务人员等,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种类、主要特点及防范要点,使广大师生对电信诈骗有全方位的了解;制作预防电信诈骗的微电影,编排预防电信诈骗的情景剧,创作预防电信诈骗的漫画、动画、小故事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防范电信诈骗深入人心。 预防电信诈骗,还要学会“控己”。电信诈骗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以利益诱导人上当受骗。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被一时的利益所蒙蔽,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坚决不紧张;有疑问的或向110报警咨询,或询问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认真甄别;坚决不轻信陌生人话语,坚决不泄露自身账户密码,坚决不向陌生人账户汇款。 希望同学们在提高自身防骗本领的同时,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向其他人传播防骗知识,让我们一起构筑一道防骗墙!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H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