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年卷一88题)
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年卷一88题)
admin
2018-07-16
36
问题
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年卷一88题)
选项
A、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C、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依据对法与道德的关系的不同主张,大致区分出两种基本立场,即实证主义的和非实证主义的。所有的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法和道德是分离的。具体来说,实证主义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在法律命令什么与正义要求什么之间,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与此相反,所有的非实证主义理论都主张,法与道德是相互连接的。根据上述阐释,A项正确。
法实证主义者是以下列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的: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非实证主义者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一个必要的定义要素。这就意味着这类法的概念中不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也就是说,非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中不仅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定义要素,同时可以包括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因此非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中有三个要素,而且这三个要素可以进行不同的联结与解释。根据上述阐释,B、D项正确。
非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分为两类:以内容正确性作为法的概念的唯一定义要素,以内容正确性与权威性制定或社会实效性要素同时作为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前者以传统的自然法理论为代表,后者的代表是超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之争的所谓第三条道路的那些法学理论,例如阿列克西。根据上述阐释,C项错误,应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Y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以下何种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m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或者不予逮捕?()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哪些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下列哪一项是“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的体现?()
下列属于涉外刑事诉讼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的有:()
某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发现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5年的第二审生效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该检察分院按下列哪一个程序处理是错误的?()
关于鉴定意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某市聋哑学校的王某和李某是同班同学,他们日常生活中用哑语进行交流。一天晚上,二人目睹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在聋哑学校盗窃的全过程。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询问,下列有关询问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公诉案件中,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进行和解,也不适用双方当事人和解程序的案件是:()
随机试题
计量资料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双侧),α=0.05的界值是
刘某,女,29岁。头部外伤后出现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苔薄白,脉细涩。
以下规定中与路基路面排水无关的是()。
某工程10月份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50万元,已完成工程计划施工成本45万元,已完成工程实际施工成本48万元,该工程10月底施工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分别是( )。
资产评估时采用的物价指数一般应是( )。
下列关于债券投资的描述正确的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实行的原则为()。
Generallyspeaking,aBritishiswidelyregardedasaquiet,shyandconservativepersonwhois(1)_____onlyamongthosewithw
PrimeFlooringoffersthebestmaterialstobeautifyyourinteriorandcreateawarm,comforting,andelegantatmosphere.Weare
______hasmadethegirl______sheistoda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