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定、校准和测试过程中,可能影响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有哪些?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admin2019-03-31  77

问题 在检定、校准和测试过程中,可能影响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有哪些?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选项

答案(一)恒温环境 (1)在计量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可能面临下列危险源: ①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如房屋装修造成的污染,设备排出的气体,清洁剂、实验用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等; ②实验室内外温度差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刺激; ③空调恒温造成的人体舒适性降低或局部温度过低等影响。 (2)防护措施:可采取包括加强新风量、减少污染源和加强人员防护等措施降低风险。改变新鲜空气占循环空气量的比例,是决定实验室内空气清洁程度的重要因素。恒温室内应避免化学气体(清洁剂、设备排出的气体、仪器构成物质的泄出、标准试剂)的产生;必须使用清洁剂等化学物质时,应采用直排系统,将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送风速度、送风温度及空气品质对室内工作的人员舒适性和长期健康的影响较大。例如,由于较大的气流速度对舒适性的影响非常大,在必须采用大流量空调系统时,工作人员必须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局部体温下降造成的身体伤害。 (二)环境空间 (1)作为提供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的计量实验室,其危险源可能包括下列几方面: ①建筑材料中逐步释放或在发生火灾时释放的有害化学物质; ②实验室功能空间和通道的划分不合理或过于狭小,物品存放、日常操作、人员和车辆通行等过程中的任何失误就可能造成事故; ③缺乏必要的辅助设备用于搬运、安装被测物品,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④具有机械伤害、辐射伤害等的危险场地防护设施不完善或标识不明显; ⑤危险监测系统和应急处理设施,如烟雾探测器、喷淋灭火或适用的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或不充足,影响发生火灾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⑥报警设施不具备或不明显;应急设施,如绷带等急救物品及化学污染冲洗设施、紧急出口等安全设施不充分。 (2)防护措施:加强日常安全管理,消除潜在危险,或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例如,对危险区域进行提示,对高危区域(例如操作放射源时对辐射区域)进行信号提示和入口锁闭,防止人员误入造成危害。 (三)机械伤害 (1)机械伤害是物体之间的相互运动将人体或设备局部受到挤压、碰撞、撞击、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位或缠住,而造成的伤害。 在实验室内搬运大型仪器、标准器和被测件,或对基、标准仪器进行检修维护、对被测样品进行清洗时,这些设备的意外运动,标准器和被测件放置不稳固造成的滑动,以及仪器设备、被测件表面的尖利部分均是造成操作人员机械伤害的危险源。机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轻则剧痛出血,重则肢体伤残,危及生命。 除了上述机械伤害以外,还要防止搬运大型仪器、标准器和被测件时由于超过人力承受能力造成的人员肌肉拉伤,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机械伤害。 (2)防护措施:应该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估,采取防止机械伤害的措施。例如:配备适当的起重设备,人员佩戴适当的保护用具(如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在检修等非正常状态时放置禁止操作标识等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安放和处理被测样品。 同时,为了及时处理机械损伤,在工作场所配备急救用品,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机械伤害时根据损伤程度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机械伤害造成的损伤。 (四)用电安全 (1)电流通过人体,它产生的热效应会造成人体电灼伤甚至死亡,引起的化学效应会造成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电流通过导线或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场对人体的辐射会导致人员头晕、乏力和神经衰弱;设备老化或维护不良,造成接触不良或绝缘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局部过热或放电火花,造成火灾。 (2)防护措施: ①各种开关、插头插座等均采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合格产品,电线的布置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电气设备使用接地线,不超负荷用电,安装触电保安器等,避免漏电、过热引起的触电或火灾风险,避免意外触电引起的人员伤害; ②带电接头、电磁场周围均采取加防护罩等方式进行防护,避免意外触电、被辐射的风险; ③采取标识和围挡措施,避免人员过分靠近危险区域,避免意外触电、被辐射的风险; ④安装保险丝或限流开关等,防止过大的电流引起的火灾风险; ⑤为相关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避免意外触电风险; ⑥对特别危险的工作,采取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到现场进行操作,避免意外触电、被辐射的风险。 (五)化学毒物安全 (1)化学计量和生物计量涉及许多化学物质。其他的计量专业,也会用到部分化学物质作为溶剂、清洁剂或燃料等。许多化学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需要特别防范。 (2)防护措施: ①防毒技术措施包括预防和净化回收措施两部分预防措施是指尽量减少人与毒物直接接触的措施;而净化回收措施是指由于受工作条件的限制,仍存在有毒物质散逸的情况下,可采用通风的方法将有毒物质收集起来,再用各种净化法消除其危害。 ②个人防护措施是防止毒物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a)呼吸防护:用于防毒的呼吸防护器具大致可分为两类: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和隔离式防毒呼吸器。 b)过滤式防毒呼吸器主要有过滤防毒面具和过滤防毒口罩。不能使用过滤式防毒呼吸器,应采取隔离式呼吸器,使供气系统和现场空气隔绝,从而可以在毒物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 c)采取皮肤防护措施: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手套、口罩、眼镜等,这些防护品可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的接触。对于上述采取措施后仍然外露的皮肤,则需涂以皮肤防护剂。 ③保障化学毒物安全,还必须采取群防群治的管理措施,让有可能接触到化学物质的工作人员拥有知情权,保证其获得防护的权力,了解所接触的化学物质的毒性和预防措施,了解发生事故时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应采取的措施,了解发生中毒事故后的症状,以便在出现不良症状时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获得医治,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六)消防安全 (1)在实验室中,可燃物是比较多的。随着消防安全管理的加强,装饰材料、实验室工作台、储物柜等均已经尽量采用阻燃物或难燃物制造。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点燃性火灾。但是,由于实验室功能要求,难免还有许多可燃物在使用。有时使用到的一些化学物质,如作为溶剂的汽油等,更是易燃物。因此,控制的措施包括以难燃或阻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对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消除点火源,包括安装防爆灯具、禁止烟火、接地、避雷、隔离和控制温度等措施。 (2)应遵循防火和防爆的基本原则进行安全防护工作。 ①防火的基本原则 a)严格控制火源; b)采用耐火材料; c)监视酝酿期特征; d)阻止火焰的蔓延; e)阻止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f)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g)组织训练消防队伍。 ②防爆的基本原则 a)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b)严格控制着火源; c)燃爆开始时及时泄出压力; d)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e)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 (七)辐射安全 (1)辐射包括电磁波辐射、电离辐射和光辐射。以光辐射为例,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波段。眼睛是对光辐射最敏感的人体器官。 (2)激光防护措施主要有:采取防护设施,如采光充分,操作室围护结构用吸光材料制成,色调宜暗,整个激光光路应设置不透明的保护遮光罩;个人防护措施有:穿着颜色略深的防燃工作服,戴有边罩的防护眼镜,并定期检查镜片是否失效,特别要防护红宝石和钕激射器发出的激光。即使使用功率较低的激光器,由于其能量比较集中,也不允许长时间直视激光源,以免造成视网膜灼伤,视力受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hvJ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