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斑点隐隐稀少、色淡红,压之不退,伴诸虚症状,此为 皮疹高出皮肤,时现时隐,搔之连片,此为

admin2011-11-02  36

问题 皮下斑点隐隐稀少、色淡红,压之不退,伴诸虚症状,此为
皮疹高出皮肤,时现时隐,搔之连片,此为

选项 A、 
B、 
C、 
D、 
E、 

答案E

解析 1.红蝴蝶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和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主要分为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相当于西医的红斑狼疮。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而成。兼因阳光曝晒、药毒内侵、六淫侵袭,热毒入里,致阴阳失调,脉络瘀阻,内伤于脏腑,外伤于肌肤而发病。急性期:热毒炽盛,燔灼营血,致疾病急性发作,出现高热、面部红斑;热毒之邪瘀阻于肌肉、关节,出理肌肉酸楚、关节疼痛等症。中期或亚急性期:邪热不甚,阴液已伤,阴不制阳。如阴虚火旺,出现低热、脏器损伤;如气阴两伤则有疲乏、脏器损伤诸症;气血瘀滞,则皮肤受损、脏器损伤。后期:阴损及阳,脏腑功能渐退,出现心阳不足,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气化失权,可有心悸、气喘等症状。
   2.红蝴蝶疮的辨证施治:①热毒炽盛:系统性急性期,面部蝶形红斑颜色鲜艳,手足紫红斑、瘀点,伴高热、烦躁不安、口渴思饮、肌肉关节疼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糙而下,脉滑数或洪数。治法:清热凉血,化斑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②气阴两伤:红斑色淡暗,日晒加重,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低热、手足心热、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口燥咽干、自汗盗汗、腰膝酸痛、头发脱落,舌质淡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治法:益气滋阴,清热降火,方用生脉散合大补阴丸加减。③脾虚肝旺:皮肤紫红斑,胸胁胀满,胁下痞块,纳呆腹胀,头晕头痛,耳鸣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治法:健脾清肝理气,方用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④脾肾阳虚:系统性后期。红斑不显,面色无华,眼睑、下肢浮肿,畏寒肢冷,动则喘促,腰膝酸软,腹胀便溏,尿少,或面如满月,头发稀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迟、细弱。治法:温肾壮阳,健脾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⑤气滞血瘀:多见于盘状红蝴蝶疮,面部暗红色斑,可有鳞屑、角栓及皮肤萎缩,伴月经涩少,暗红血块,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外治:皮损外治以保护、避光、润肤为原则。可用40%氧化锌油,或15%氧化锌软膏局部涂搽每日2~3次,外出前应在患处涂搽药膏以避光。
   3.瘾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西医称为荨麻疹。瘾疹的特点是皮肤上出现风团,瘙痒剧烈,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不留痕迹。
   4.热疮是发热后或发热过程中所发生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西医称为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本病多在发热过程中出现,正如《圣济总录》中说:“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滑之热疮。”另外,劳累、月经来潮、妊娠、胃肠功能障碍等常可诱发本病。
   5.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成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为“缠腰火丹”、“火带疮”、“甄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如明《外科准绳•缠腰火丹》中记载:“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清《外科大成•缠腰火丹》称此症“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西医称为带状疱疹。蛇串疮的特点:皮肤上出现带状单侧分布的红斑、水疱,簇集成群,痛如火燎。
   6.疣是发生在皮肤浅表部位的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部,疣上有脐窝的赘疣,称为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牛程骞;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为线瘊;发于阴部及肛门周围的称为臊瘊。本病西医称为疣,分别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跖疣、丝状疣和尖锐湿疣。
   7.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可以自家接种或通过接触传染。中医称“黄水疮”,又称“滴脓疮”,如《洞天奥旨》记载:“黄水疮又名滴脓疮,言其脓水流到之处,即便生疮,故名之。”西医称为脓疱疮。黄水疮的特点是皮损主要表现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多发于夏秋季节,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或家庭中流行。
   8.癣是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病。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发于头部的称白秃疮,肥疮;发于手部的称鹅掌风;发于足部的称脚湿气;发于面、颈、四肢的称圆癣、紫白癜风等。发于甲部的称灰指(趾)甲,又称鹅爪风。癣的特点足都具有传染性,是重点防治的皮肤病。
   9.湿疮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古代文献称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为“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粟疮”,或“血风疮”;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风”;发于手部者称“疮”;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发于脐部者称“脐风”;发于肘、膝弯曲部者称“四弯风”;发于阴囊部者称“肾囊风”。《诸病源候论》记载:“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论述了湿疮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西医称湿疮为湿疹。湿疮的特点是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10.牛皮癣是一种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主症的慢性皮肤炎症,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有关,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中医亦称“顽癣”,又称“摄领疮”。西医称本病为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的特点是皮损早期为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搔抓后皮肤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形成苔藓化,瘙痒明显。
   11.猫眼疮是一种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疮形如猫之眼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雁疮”、“寒疮”,相当于西医的多形红斑。猫眼疮的特点是发病急骤,有红斑、丘疹、水疱多种形态皮损,典型的皮损状如猫眼、似靶形,可累及口腔、外阴。本病常见于春、秋季节及严寒隆冬,可反复发作,以青年女性多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OuN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