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中标承建了一座日处理污水达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工程,为防止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等薄壁钢筋混凝土排水构筑物产生裂缝,施工时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大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2)增加坍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扩散度; (3

admin2015-04-02  23

问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企业中标承建了一座日处理污水达1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工程,为防止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等薄壁钢筋混凝土排水构筑物产生裂缝,施工时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大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
(2)增加坍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扩散度;
(3)选择在低温时浇筑;
(4)为了能尽早拆除模板、加快模板周转,采用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_的办法,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结果事与愿违,混凝土仍出现了裂缝。
【问题】
1.指出上述不正确的措施,并说明原因。
2.试述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
3.试述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

选项

答案1.题述措施中,除第三项,其余均不正确。原因如下:(1)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是有必要的,但加大水泥用量会增加水化热,混凝土体内外温差大,易产生裂缝。(2)混凝土的扩散度应控制在一定的指标范围,不可过度加大。用加大坍落度的办法,既增加了水泥用量,也增加了用水量(为保持水灰比不变)。其带来的副作用是增加了水化热,也加剧了混凝土的于缩,导致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3)为避免混凝土结构物内外温差过大,应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以减少温度裂缝。 2.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砂和碎石要连续级配,含泥量不能超过规范要求。水泥宜为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必须性能可靠,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的水化热。(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在满足配合比设计规范和混凝土技术指标前提下,宜适当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降低水灰比;通过使用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水化热峰值。(3)合理设置后浇带:对于大型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合理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工期间的较大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设置后浇带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则。(4)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动工作: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入模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时振捣,并做到既不漏振也不过振。重点部位还要做好二次振动工作。(5)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首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且不应大于25℃,使混凝土凝固时其内部在较低的温度起升点升温,从而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其次,采取延长拆模时间和外保温等措施,使内外温差在一定范围之内。通过减少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减少温度裂缝。(6)对于地下工程,拆模后及时回填土,以控制早期、中期开裂。加强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特别是新浇混凝土人模温度和拆模时内、外部温差控制。 3.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是:(1)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2)构筑物满水试验要点:①池内注水: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小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②水位观测:@A@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b.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的读数精确度应达1/10mm。c.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d.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e.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可继续延长观测。延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③蒸发量测定:@A@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b.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c.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5Bu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