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某家长向教育专家诉苦:我的孩子从20l0年5月16日开始进幼儿园,到现在已有三个多月了,每天早晨都会精神紧张,怕离开我,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从早晨起床哭到进幼儿园教室,进去后哭泣着与我说再见,而放学时会骄傲的说上过幼儿园了。据老师说孩子进去后表现还是很好的
某家长向教育专家诉苦:我的孩子从20l0年5月16日开始进幼儿园,到现在已有三个多月了,每天早晨都会精神紧张,怕离开我,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从早晨起床哭到进幼儿园教室,进去后哭泣着与我说再见,而放学时会骄傲的说上过幼儿园了。据老师说孩子进去后表现还是很好的
admin
2013-06-06
35
问题
某家长向教育专家诉苦:我的孩子从20l0年5月16日开始进幼儿园,到现在已有三个多月了,每天早晨都会精神紧张,怕离开我,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从早晨起床哭到进幼儿园教室,进去后哭泣着与我说再见,而放学时会骄傲的说上过幼儿园了。据老师说孩子进去后表现还是很好的,回家后也会唱学过的歌,但第二天仍会哭,不愿意上幼儿园。我很为难,怕这样的紧张情绪会影响他以后的正常发育,又怕一次不送以后更难送进去(在这三个多月期间,除两次发烧分别请过两天假以外,几乎没耽误过)。请问我应该怎么办?运用学的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该案例的看法。
选项
答案
(1)幼儿初次离开家庭到集体中生活,由于环境是陌生的,周围的人也是陌生的,与他们在家的感受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不愿意上幼儿园,并出现哭闹等情绪波动,这是正常的。而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经过父母和老师的教导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一些孩子情绪波动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甚至害怕上幼儿园。一谈到幼儿园或硬让他们上幼儿园时,他们的脸部表情便变得呆板或惊恐、心跳加速、肌肉紧张,严重时伴有出汗、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面对该案例中出现的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和认识。 (2)造成这种行为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娇惯,使得孩子过分依恋,一旦离开父母,就有了害怕的情感体验,产生分离焦虑。有的孩子未上幼儿园之前,被成人以“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的方式教育过,于是不愿意上幼儿园,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刚入园,就有被老师指责的经历,因而强化了不愉快的情绪,拒绝上幼儿园。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分析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3)要改变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在平时应注意对幼儿性格的培养,使其乐观、开朗、坚强,并不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对于拒绝上幼儿园的幼儿,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努力改善亲子关系,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游戏和集体生活,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CW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儿童学简单口语,2~4岁是()。
小明的抽屉像个垃圾堆,作业纸或练习册一发下去他就塞在抽屉里。平时他总是要花去很多时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重做丢失的作业。他胡乱翻找抽屉、搜寻书包,往往打乱整个班级的秩序。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强烈和持久的是()。
3岁儿童可以()。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动作发展的()。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创造性语言运用环境是指幼儿()的环境。
随机试题
承担强制检定的机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阻滞脉道通利的因素是
患儿,7个月。病起1天,发热,泄泻9次,大便稀薄如水,泻下急迫,恶心、呕吐,阵阵啼哭,小便短黄。治疗宜首选
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当家庭某个时期收支的情况是收入增加而支出稳定,储蓄稳步增加,则它正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
在Windows默认环境中,()组合键对选定文档进行剪切操作。
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一株莲由莲花、莲叶和莲子组成,莲花象征着憧憬和为人做事的原则、莲叶象征着工作态度和时刻不忘补给知识、莲子象征着苦心孕育未来。请以“我愿做一颗莲子”为题做一个演讲。
A、自然连接B、交C、投影D、并A关系R和关系S有公共域,关系T是通过公共域的等值进行连接的结果,符合自然连接,选A。
TransportationFormanyyearsinthedesert,camelsusedtobetheonlyformoftransportation(运输).Beforethe(51)ofmoderntra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