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理想激励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今天的中国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就被提出来。在1964年12月召

admin2019-07-31  28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理想激励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今天的中国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就被提出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总理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从那时开始,在改革和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经过详细核算后在2012年8月15日发布:2011年,中国人均国内总产值达5432美元。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十三年前设定的目标。
    ——摘编自人民网、新华网
    材料2
    这些年,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而国内发展总体平稳,农业始终发挥着基础作用,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发展。“仓廪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之本,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仍处于平衡状态,“靠天吃饭”还没有根本改变,今后粮食消费还将刚性增长,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谁也“背”不起,只有靠我们自己。尤其是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震荡,未来仍可能反复出现,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这个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不懈地抓好。
    解决好农业和粮食问题,要放在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说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摘编自《北京日报》(2013年1月16日)
分析“新四化”提出的依据及与“老四化”的关系。

选项

答案依据:第一,中国仍然有剩余的农业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第二,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才能与国际同行处于同样的竞争平台上;第三,城市必须容纳日益增加的参与工业化的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第四,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 “新四化”和“老四化”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抓手,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富民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G94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