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x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文档开始】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互联。它由通信子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x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文档开始】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互联。它由通信子
admin
2016-08-24
32
问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x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文档开始】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互联。它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第一代网络)组成,主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网络中的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不仅可以共享本主机上的软件、硬件资源,还可以共享通信子网中其他主机上的软件、硬件资源,故这种计算机网络也称共享系统资源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网络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上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中的软件、硬件资源,而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可以共享整个资源子网上所有的软件、硬件资源。
【文档结束】
(1)将标题段(“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文字设置为三号楷体、红色、加粗、居中并添加蓝色底纹。将表格标题段(“某公司某年度业绩统计表”)文字设置为小三号、加粗、加下划线。
(2)将正文各段落(“20世纪60年代末……硬件资源。”)中的西文文字设置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文字设置为小四号仿宋;各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间距为0.5行。在“某公司某年度业绩统计表”前进行段前分页。
(3)设置正文第二段(“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硬件资源。”)行距为1.3倍,首字下沉2行;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位置插入页码(首页显示页码),将正文第一段(“20世纪60年代末……计算机网络。”)分成等宽的三栏。
(4)计算“季度总计”行的值;以“全年合计”列为排序依据(主要关键字)、以“数字”类型降序排序表格(除“季度总计”行外)。
(5)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一列宽为2.5厘米;设置表格所有内框线为1磅蓝色单实线,表格所有外框线为3磅黑色单实线,为第一个单元格(第一行、第一列)画斜下框线(1磅蓝色单实线)。
选项
答案
(1)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docx文件,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字体。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楷体”,设置“字号”为“三号”,设置“字形”为“加粗”,设置“字体颜色”为“红色”,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对齐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底纹属性。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底纹”下拉三角按钮,选择填充色为“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标题字体。选中表格标题,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号”为“小三”,设置“字形”为“加粗”,设置“下划线线型”为“字下加线”,单击“确定”按钮。 (2)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正文字体。选中正文各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仿宋”,设置“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设置“字号”为“小四”,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段落属性。选中正文各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段落”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单击“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特殊格式”选项组中,选择“首行缩进”选项,设置磅值为“2字符”;在“间距”选项组中,设置“段前”为“0.5行”,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段前分页。 (3)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正文段落属性。选中正文第二段,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段落”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单击“缩进和间距”选项卡,在“间距”选项组中,设置“行距”为“多倍行距”,设置“设置值”为“1.3”。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首字下沉。选中正文第二段,在【插入】功能区的【文本】分组中,单击“首字下沉”按钮,选择“首字下沉选项”,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单击“下沉”图标,设置“下沉行数”为“2”,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插入页码。 步骤4:按照题目要求为段落设置分栏。选中正文第一段,在【页面布局】功能区的【页面设置】分组中,单击“分栏”按钮,选择“更多分栏”选项,弹出“分栏”对话框。选择“预设”选项组中的“三栏”图标,勾选“栏宽相等”,单击“确定”按钮。 (4)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利用公式计算表格内容。单击“季度总计”行的第二列,在【布局】功能区的【数据】分组中,单击“f
x
公式”按钮,弹出“公式”对话框,在“公式”输入框中插入“=SUM(ABOVE)”,单击“确定”按钮。 注:“SUM(ABOVE)”中“ABOVE”表示对上方的数据进行求和计算,按此步骤反复进行,直到完成所有列的计算。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为表格排序。选中“全年合计”列(除“季度总计”行),在【布局】功能区的【数据】分组中,单击“排序”按钮,弹出“排序”对话框,在“主要关键字”选项组中设置“类型”为“数字”,然后选中“降序”;在“列表”选项组中选中“有标题行”,单击“确定”按钮。 (5)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第1列,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2.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外侧框线和内部框线属性。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绘图边框】分组中,设置“笔画粗细”为“3磅”,设置“笔样式”为“单实线”,设置“笔颜色”为“黑色”,此时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沿着边框线拖动设置外侧框线的属性。 注:当鼠标单击“绘制表格”按钮后,鼠标变为“小蜡笔”形状,选择相应的线型和宽度,沿边框线拖动小蜡笔便可以对边框线属性进行设置。按同样操作设置内部框线为“1磅”、“单实线”、“蓝色”。 步骤4:按题目要求为表格的单元格添加对角线。选中表格第一行第一列的单元格,单击表格,在【设计】功能区的【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边框”按钮,选择“斜下框线”选项,按照步骤3设置其框线类型为“1磅”、“单实线”、“蓝色”。 步骤5:保存文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uOp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一级计算机基础及 MS Office 应用题库NCRE全国计算机一级分类
0
一级计算机基础及 MS Office 应用
NCRE全国计算机一级
相关试题推荐
Internet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大型互联网络,它用于连接多个远程网和局域网的耳联设备主要是()。
在考生文件夹中,存有文档WT061.DOC,其内容如下。【文档开始】中文Windows实验中文文字处理Word实验中文电子表格Excel实验Internet网络基础实验【文档结束】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
计算机从其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这种对计算机划代的原则是根据()。
下列四个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中,能用八个二进制位表示的是——。
计算机病毒是指——。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在下列的软件中:①WPSOffice2003;②Windows2000;③UNIX;④AutoCAD;⑤Oracle;⑥Photoshop;⑦Linux。属于应用软件的
根据域名代码规定,域名为toame.com.cn表示的网站类别,应是______。
在微机的配置中常看到P42.4G字样,其中数字2.4G表示
USB1.1和LJSB2.0的区别之一在于传输率不同,USB1.1的传输率是
随机试题
简述总线结构的优缺点。
Althougheachbabyhasanindividualscheduleofdevelopment,generalpatternsofgrowthhavebeenobserved.Threeperiodsofde
肝叶切除适合于
A.乙胺嘧啶B.苄青霉素C.特布他林D.红霉素E.甲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是
下列哪一选项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加的规定内容?
钻孔桩施工时的清孔方法主要有()。
根据规定,在编制移交清册时应当列明移交的内容有()。
某上市公司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差错,2003年公司主动改正,对以前年度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2004年3月发布的该公司2003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继续亏损。证券交易所应当作出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疾病、伤残、遗嘱三种津贴。
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的问题上,以下观点中有几个是错误的?①以是否来源于实践为标准②以是否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为标准③以是否付诸实践为标准④以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标准⑤以是否经过“再认识”为标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