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a)的精神,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分配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a)的精神,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分配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
admin
2012-01-30
46
问题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a)的精神,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分配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________。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2011年之后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资源型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甲]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乙]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丙]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根据公文处理法规的要求,a处的规范写法应为( )。
选项
A、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
B、《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
C、国发[2007]38号文件即《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D、国务院2007年第38号发文《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答案
B
解析
一道公文写作题。根据公文处理法规,公文标题应首先明确发文机关,接下来是公文的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最后用括号标明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应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xv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专科类)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行测(专科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图2表示我国局部地区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灾害是()。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3),回答问题。“神舟九号”发射基地酒泉位于________地区;地震灾区青海省玉树自治州位于_______地区;西南五省市(云、贵、川、桂、渝)大面积旱情主要袭击我国的_______地区(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以下关于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4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开源:________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这句话说明()。①政体对国体总是起着推动、巩固的作用 ②国体和政体是不可分割的③在一个国家里,统治阶级通常都会重视政权建设④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十分重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A区与B区的分界线E是____(山)和____(河)。A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
随机试题
A.6小时内B.12小时内C.18小时内D.24小时内E.36小时内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皮下气肿常见于()
下列关于票据追索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变更令附件一般包括()。
“进口口岸”栏应填“征免”栏应填: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本次发行债券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额的()。
下列金融机构不参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的是()。
元认知结构包括()
条件充分性判断: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