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汉代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的建立与监察制度的法律化。

admin2015-12-30  34

问题 试述汉代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的建立与监察制度的法律化。

选项

答案汉初,御史大夫执掌中央监察权,位居三公之一。有权案举丞相,借以牵制丞相权力机关的行使,发挥监察机关的制衡机制。 至西汉末年,丞相由三公制发展成为三司制,具体的职权范围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建立了“御史台”作为专门行使监察权的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长官。东汉沿袭这种体制,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不断加强,组织机构也不断扩大。御史台名义上归九卿之一少府统辖,但实际上的活动是独立的。职权极为广泛,可以监察礼仪、财政、军事、官风、官纪并参与制定法律,以及考察百官、荐举人才。御史台与尚书台,以及管理宫廷传达的“谒者台”,并称“三台”。 汉武帝时还建立了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司隶校尉,“纠皇太子三公之下,旁及郡国,元不统”。每逢朝会,独据一席,与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并称为“三独坐”,受到封建皇帝的特殊重视。但司隶校尉的权力经常受到丞相的抵制,武帝以后其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主的监督,汉初废秦时“监御史”,而由丞相随时派出“丞相史”监察数郡。至汉武帝时由于推行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严格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遂划分全国为十三部州,作为监察区,各派出刺史一人为固定的监察官。值得注意的是汉代地方监察官兵职权范围均有法律明文规定。汉惠帝三年颁行御史监察州郡九条。汉武帝时,各部刺史在中央御史中丞的领导下,根据汉武帝手订的“六条”,对部内所属郡、国进行监督。“六条”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其中一条规定监察强宗豪右,五条规定监察郡国守相。 西汉刺史进行监察的依据,除上述六条外,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考察诸王,如有罪状及时上报皇帝。由于部刺史是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所以实际职权不断发展。但西汉时各部辖区还只是监察区,不是一级政权,部刺史也只是中央派出的监察官,而非郡守以上的地方官,郡守失职,刺史可以上报朝廷,但无权直接处理。如超出六条滥用职权,要受到丞相的弹劾。但到西汉末年,刺史的实际权限已超出六条的范围,直接干预地方行政事务。由于皇帝承认既成事实,有时还授予刺史代行郡守的权力,这就使刺史的侵权行为由非法的变成合法。 西汉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的建立与地方固定监察官刺史的设置,不仅标志着封建的监察制度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结果。汉代监察机关的活动,对于严肃吏治,纠弹不法,确实起到一定作用。汉代的监察制度,有些颇有借鉴意义,比如,以法察吏具有明确的标准;监察官位卑成权尊,可以纠弹丞相一级的高官,因而具有权威性;部刺史任期有限,以防与地方豪强、官吏相互勾结,等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i6y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