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幼儿,女,五岁半,自幼学习钢琴。每当弹琴的效果让自己不满意时,便哭闹、打自己,甚至在地上打滚,这种表现反复出现。试分析幼儿属于哪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应采用哪些心理疗法和教育措施加以干预?

admin2016-08-04  36

问题 案例:
某幼儿,女,五岁半,自幼学习钢琴。每当弹琴的效果让自己不满意时,便哭闹、打自己,甚至在地上打滚,这种表现反复出现。试分析幼儿属于哪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应采用哪些心理疗法和教育措施加以干预?

选项

答案强迫症是一种神经性障碍,其特征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真正的强迫症在童年期并不是很多,他们不像成年期的强迫症患者那样出现明显的矛盾和焦虑不安,对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以为然,只不过一定要刻板地重复这些行为,否则就会不安或发脾气。强迫症出现可能与儿童的先天素质、性格、父母不良性格的影响、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 心理疗法和教育措施: (1)意念训练。儿童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家长要帮助儿童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现象,使紧张恐惧的心情放松,并告诉儿童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当然,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毅力,经过反复训练,多数儿童的强迫现象才会逐步消失。 (2)行为疗法。对单纯用意念不能对抗的强迫现象,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帮助矫正。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把对抗刺激与强迫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具体做法是:吩嘱儿童右手腕上套进用三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如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一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3)培养爱好。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 (4)纠正父母不良性格。如果强迫症患儿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要予以纠正,否则会影响患儿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点甚为重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BHq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