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 (1)1971年,伊凡.伊里奇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的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

admin2018-10-17  33

问题 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
(1)1971年,伊凡.伊里奇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的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知识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上学,而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赞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的现象。

选项

答案①学校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加速个体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实现个体个性化等。 ②学校教育长期面临着面向群体与关注个体之间的矛盾。“在家上学”现象所反映的是家长对于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追求。 ③“在家上学”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会丧失学校教育的某些优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Lr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