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辞海》的解释是“公正的评论。古时指乡里或学校中对官吏的批评”。清议不只是一种发发牢骚的民间舆论,实际上它对中国古代官场的政治运作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被清议褒扬的人往往为万民传颂,而遭受清议批评的人则往往仕途蹇滞,难得升迁。因此,古人对清议非常在

admin2007-05-06  23

问题 “清议”,《辞海》的解释是“公正的评论。古时指乡里或学校中对官吏的批评”。清议不只是一种发发牢骚的民间舆论,实际上它对中国古代官场的政治运作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被清议褒扬的人往往为万民传颂,而遭受清议批评的人则往往仕途蹇滞,难得升迁。因此,古人对清议非常在意。《南史·宋武帝记》日:“其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顾炎武也说:“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在晚明内忧外患日剧、一片扰攘动荡的政治文化景象中,清议也扮演了空前绝后的重要角色,而掀起明末清议高潮的则是东林党。黄宗羲《明儒学案》说:“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庙堂亦有畏忌。”检读明史列传,因“得罪清议”、“为清议不齿”、“为清议所弃”等缘由遭贬谪或丢官者达数十位之多;“不顾清议”、“清议不畏”也成为攻击政敌的常用辞令。顾炎武对清议的作用评价很高,他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晚明清议主要通过议论朝政得失与朝臣品性,对朝廷政事发挥一定的监督和影响,而士大夫又通过这种舆论工具与宦官集团作斗争,应该说,这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明代士大夫还有一种风俗,即争意气而不争是非。明代君臣尤喜意气用事,君臣之间一再意气相争。如明神宗因为立储一事与大臣反复较量,最终不得不屈服于众意,但失意后的皇帝竟然置江山社稷于不顾,深居后宫不问国事,创下皇帝不上朝的纪录。不仅君臣之间争意气,臣僚之间也互相以意气用事。景帝时,甚至有廷臣群殴,当场捶杀政敌。这就是所谓“士大夫峻门户而重意气”。当清议风气与这种意气之争结合到一起时,清议往往沦为党争的工具,对政局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正如首辅叶向高所云:“今日世道,得清议之力,亦受清议之苦。”尽管东林党以正人君子自居,但就连最敬佩东林人士的黄宗羲也承认,“东林中亦多败类,及攻东林者,亦间有清操之人。”他们过分严于君子小人之辨,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有人与自己意见相左,即视为小人。由于“居官有所执争,则清议寓然归之”,因而在晚明愈演愈烈的清议风气还直接影响到朝廷政令和朝廷决策,经常是一个建议或措施尚未出台,就招致众多清流之士的抨击议论。他们引经据典、海阔天空地大加反对,使得不少救国良策泡汤;廷议国事不以大局为重,对方说是,我必说非,互相扯皮,争论不休,“上与下异心,朝与野异议”,使朝政难于达成一致。史称:“比者不容于清议,而争则名高。故其时端揆之地,遂为抨击之从,而国是淆矣。”晚明清议影响之大,在朝廷用人问题上也多有反映。其时,对官员任免甚至是边关将帅的选用,往往不论真才实干,先论人品如何;考量官员功过也不计国计民生,而一味穷究他们的只言片语:“今之国语乡评,皆绳人以细行,细行一亏,若不可容于清议,至于大节都脱略废坠,浑不说起。”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晚明政治中,不少人就是因为无意中触动这张清议大网,最后稀里糊涂丢了乌纱帽甚至身家性命。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一批叱咤沙场的名将都未能逃脱这张巨网。在那个社会动荡、经济混乱、烽烟四起、亡国之祸迫在眉睫、救亡图存刻不容缓的时代,“东林之持论高,而于筹敌制寇卒无实着”。更有一批褊狭、迂腐的所谓清议君子以舌为枪、唇为剑,在政争中党同伐异、混淆是非,而明朝江山也在这喋喋不休、重意气而轻是非的清议声中走到尽头。
                           ——户华为《重意气轻是非的晚明清议》,有删改,载2006年4月16日《光明日报》
以下对“清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清议起源于明朝,以民间舆论为主
B、明朝风俗最坏的地方也尚存清议
C、清议主要是对官员道德的品评
D、清议沦为党争工具的主要原因在于争意气而轻是非

答案D

解析 从“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可知,A项中清议起源于明朝的说法错误;“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是用假设的句式来佐证顾炎武对清议的高评价,并非实际地说明朝风俗最坏的地方尚存清议,B项错误;从“晚明清议主要通过议论朝政得失与朝臣品性……”可知,C项说法片面;原文说“当清议风气与这种意气之争结合到一起时,清议往往沦为党争的工具”,D项是对这一说法的同义替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v5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