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德育是教师的指导下能动的道德活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admin2017-03-29  64

问题 有人说:“德育是教师的指导下能动的道德活动。”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选项

答案这句话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儿童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婴儿的遗传素质不可能自然地生出品德,他只有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成自己的品德。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活动与交往的范围。最初,儿童生活在家庭里,接触父母和亲属,然后渐及邻人,稍大便与同伴游戏,上学后又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并逐步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关注国家和世界,认识和了解现实、历史和未来。他们正是在与外界社会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了自己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儿童和青少年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方面,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他们上学后,在学校教育引导下,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学习、交往和生活,日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完全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是能动地吸收与选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具有自已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吸取家庭、社会和教育的影响,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都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 (2)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外部的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校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等。这些活动都可能具有德育价值,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有意义。但要使这些活动具有德育意义,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如果德育过程基本处于静态,学生对教师的说教不但毫无积极性,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相反,若把德育过程组织成为引导学生能动进行的活动过程,那么情况则大不一样,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各种教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追求。学生在这种活动中,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能力。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这些活动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外显的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一般来说,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人们内部思想情感上的心理活动一经发动和开展起来,又会表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指导和促进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德育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总结道德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严格要求和注意调节个人的行为,更加自觉地进行社会活动和道德实践,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综上所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B0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