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清末变法修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清末变法修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dmin
2013-12-10
24
问题
关于清末变法修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在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原则
B、在立法内容上,清末修律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另一方面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C、在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D、在法系承袭上,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答案
A,B,C,D
解析
选项A正确。在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方针,借用西方近现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坚持中国固有的封建制度内容,即成为统治者变法修律的基本宗旨。
选项B正确。在内容上,清末新修订的法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清末修律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在新修订的法律中继续保持肯定和维护专制统治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大量引进西方法律理论、原则、制度和法律术语,使得保守落后的封建法律内容与先进的近现代法律形式同时呈现在这些新的法律法规之中。
选项C正确。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颁布或起草了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选项D正确。随着变法修律,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被打破,不仅传统的诸法合体的形式被抛弃,而且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也受到极大冲击,通过大规模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7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对乙享有60万元债权,丙、丁分别与甲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戊以价值30万元的房屋为乙向甲设定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请回答以下问题。若乙的朋友己与乙达成协议,由其代替乙向甲还款,下列说法何者正确?
甲对乙享有60万元债权,丙、丁分别与甲签订保证合同,但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范围和方式。戊以价值30万元的房屋为乙向甲设定抵押并办理了登记。请回答以下问题。若甲对乙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一年,下列说法何者正确?
在甲公司举办的商品展销会期间,消费者李红从标明参展单位为乙公司的展位柜台购买了一台丙公司生产的家用电暖气,使用时发现有漏电现象,无法正常使用。由于展销会已经结束,李红先后找到甲公司、乙公司,方得知展销会期间乙公司将租赁的部分柜台转租给了丁公司,该电暖气系由
A国某公司以CIF价与中国某公司签订了向中国出口食品2000箱的合同,A国公司在货物装运后,凭已装船清洁提单和已投保一切险及战争险的保险单,向银行办理了结汇,货到目的港后经复验发现,该批货物中的342箱食品所含的沙门氏细菌超过进口国的标准,中国公司只实收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持枪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甲某在对乙某实施抢劫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类似手枪的小型武器,对于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下列对有关国家机关的法律解释权表述正确的是哪些?
下列关于我国的宪法发展趋势的表述中,选项正确的有:
法官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予以辞退?
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中,依照我国的冲突规范,应当适用某外国的法律,但该外国是个多法域的国家,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当如何处理?
下列有关公海上的管辖权,哪个选项正确?()
中国公民周某与甲国公民崔某互有贸易往来,崔某在中国拥有一处物业,2005年12月,周某在甲国与崔某因一合同履行发生纠纷,在甲国某法院提起诉讼,该法院支持周某的诉讼请求,判决崔某赔偿周某受到的损失,后周某持该法院判决回到中国,欲得到承认和执行,下列说法中正确
随机试题
简述规范分析法的主要内容及优点。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m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膀胱三角区有蒂乳头瘤(T1期),肿瘤直径小于2cm,治疗应选择
下列食品中含氟量最高的是
A.枳实导滞丸B.乌头桂枝汤C.少腹逐府汤D.暖肝煎E.神术散
急性肾衰无尿或少尿期早期,发生水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痰呈铁锈色最常见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计量只能采用历史成本。()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
甲系某国有公司总经理。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主动接近甲,并送给甲5万元,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恳请甲出借公款,保证半年内归还。甲与乙商定由乙与甲所在的公司签订一份产品购销合同,甲以支付合同预付款名义将公司2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随即用这笔资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