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秦始皇巩固专制主义皇权的重要措施。
简述秦始皇巩固专制主义皇权的重要措施。
admin
2018-04-04
60
问题
简述秦始皇巩固专制主义皇权的重要措施。
选项
答案
秦统一中国后,从各个层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全国范围内确认土地的私有。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命令土地私有者必须向政府呈报所占土地的份额,政府根据所报数额征收田租。这意味着国家以法令的形式正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 (2)控制民众。秦统一之后,迁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成阳,以控制东方六国的贵族,同时收集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阳,统一销毁,铸造十二铜人,立于咸阳。在全国统一推行户籍制度,加强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凡男子均需申报年龄,称“书年”;成年载于户籍,以备征发徭役,称“傅籍”;人口迁移由政府批准后登记,称“更籍”。还令百姓申报土地面积,载入户籍,作为征收租税的主要依据。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秦始皇令承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太史令胡毋敬制定出小篆,作为天下通行的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统一货币,定货币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同时也将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于全国,作为统一的标准。为了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控制,秦始皇修建了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令蒙恬修筑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以保证车辆畅通无阻。 (4)加强思想统治。公元前213年,大臣争论分封、郡县制的优劣,博士淳于越等倡言以古为师,主张分封,未被采纳。丞相李斯借机将事态扩大,指责儒生以古非今,制造思想混乱,对专制统治不利,建议焚书和禁止私学。具体包括:除秦记、医药、卜筮、农书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外,百家语、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古籍,必须一律销毁,否则处以黥刑并罚作城旦;谈论诗书者死,以古非今者族;严禁私学,如欲求学,则“以吏为师”。 (5)巩固边疆,北征匈奴,南下南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边境的匈奴经常进犯,对秦政权形成很大威胁,为此秦始皇从内地迁徙30万民众北上,移民屯垦,派蒙恬北击匈奴,同时在原先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基础上,修建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鸭绿江的抵御匈奴的万里长城。在南方,派屠睢率50万大军征服百越,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并为了转运军粮,还开凿了沟通湘水和漓江的灵渠,打通了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在西南夷也派人前往安抚,加强了西南与中原的联系。
解析
建议考生从土地制度、民众控制、统一度量衡、思想控制以及边疆巩固五个方面全面论述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9X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在日本历史上起过什么重要作用。
简述从十月革命胜利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俄(苏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演变的基本情况。
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1939年,国民党提出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的中心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我们在国民党中,须注意下列各事:(1)在政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发表了()。
“波士顿倾茶”后,英国政府颁布的报复性法令是()。
简述1858年在上海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苏州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真题)
罗马元首制帝国的创立者是()。
随机试题
A.大黄、人参B.大黄、丹皮C.大黄、桃仁D.大黄、甘草E.大黄、芒硝
用于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检查项目是
第二乳磨牙与第一恒磨牙的区别要点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不属于初级结合型胆汁酸的是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或经有关部门批准之日起()日内,持相关证件向税务局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最近,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员工甄选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了一些不太理想的情况:第一,公司很多管理人员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不重视员工甄选工作,参与面试时存在“应付差事”“走过场”的情况,向求职者提出的问题天马行空,比较随意。第二,有些已经录用的员
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中,应确定为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是()。
(2013年卷一第62题)王某拥有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权。未经其许可,他人为生产经营目的不得实施下列哪些行为?
机体生理节律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节律性的变化叫()。
以下属于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