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谈谈你对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admin2016-08-03  45

问题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谈谈你对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选项

答案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如下六个趋势。 第一,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当人们强调学科而且只强调学科的时候,课程的内涵也就与学科内容等同起来。这样,课程就越来越排斥儿童的直接经验,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程越来越成为社会对儿童施加控制的工具,儿童的权利、儿童的发展在课程中得不到保障。为了切实保障儿童的发展、把儿童的发展置于课程的核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源于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而是在儿童的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使学科知识成为学习者的发展资源而非控制工具。 第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课程只是作为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设定的目标、计划或预期结果,必然会导致把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非预期性因素排斥于课程之外。而人是创造主体,在特定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的因素。正是这些创造性的、非预期性的因素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因此,人们开始走出预期目标、计划的限制,关注教学情境进行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过程课程”。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把目标、计划整合于教学情境之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第三,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的整合。当片面强调课程作为学科内容、片面强调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的时候,必然导致教材等同于课程、教材控制课程的现象的出现。当强调课程作为学生的经验、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的时候,必然会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的情境。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 第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在课程论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一对对应的范畴。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而“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中,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实际课程”。 第五,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虚无课程”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的概念,他将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统称为“虚无课程”。艾斯纳从心智过程和内容领域两方面论述了“虚无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变革中不仅应思考现行的实际课程的合理性,还应思考学校教育中的“虚无课程”及其成因如何,以增强课程变革的目的性、合理性。 第六,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变迁速度空前加快,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趋向于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课程变革再也不能固守学校课程的疆域,应谋求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和谐、互补。 课程内涵的上述方面的变化,既意味着课程意识的深层变革,也在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课程变革实践的发展方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Lxx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