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
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
admin
2009-01-15
76
问题
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
选项
A、某游戏厅早上8点刚开门,甲就进入游戏厅玩耍,发现6号游戏机上有一个手机,甲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逃离。事后查明,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甲被抓获后称其始终以为该手机是其他顾客遗忘的财物
B、乙知道邻居肖某的8岁小孩被他人绑架,肖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肖某身后。某日,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即在肖某离开10分钟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C、丙到某装饰城购买价值2万元的装修材料,委托三轮车夫田某代为运输。田某骑三轮车在前面走,丙骑自行车跟在后面。在经过一路口时,田某见丙被警察拦住检查自行车证,即将装修材料拉走倒卖,获款4000元
D、丁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按键上胡乱敲击。在准备离开时,丁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丁见此情景,就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答案
1,2,4,8
解析
本题中,四个选择项都不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选项A中,虽然甲被抓获后称其始终以为该手机是其他顾客遗忘的财物,但无论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还是确实是其他顾客的遗忘物,甲的行为都构成盗窃罪。因为该财物是被置于特定场所的,此时应当承认第三者(即游戏厅)对财物的事实支配。选项B中,乙应当构成盗窃罪而不成立侵占罪,因为按照一般的社会观念,此赎金仍归肖某持有,乙取得此物也并非偶然发现,而是有意为之。对这种偷窥他人埋藏财物的过程并取得该财物的情况应定盗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6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奔马电子有限公司为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外资方所罗门公司欲转让其一部分股权给另一美国公司。关于所罗门公司的部分股权转让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茂森股份公司效益一直不错,为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并顺利上市,公司决定重金聘请知名职业经理人王某担任总经理。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依据《审计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后,法院作出裁定,关于该裁定说法正确的是?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关于支票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我国A公司从甲国B公司进口一批设备。买卖合同约定合同纠纷适用甲国法律,并约定合同纠纷提交乙同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解决。为便利双方当事人,仲裁地约定为香港。2018年初,双方因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B公司拟向乙国国际商会仲裁院申请仲裁,而A公司则向人民法院起诉,
张某驾车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后李某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并向法院提交了一张光盘,内附交警拍摄的照片。该照片属于下列哪一种证据?(2014年卷三48题)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2002年5月张三到法院起诉,要求李四还其借款6000元。法院受理后,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王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王二发现案情复杂,不是简单的借款纠纷,而是因合伙购买机器引发的纠纷,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并进行书证笔迹鉴定。在此种情况下,案件
随机试题
紫草膏除化腐生肌外,又能()。
下列药物结构中,不具有芳氧丙醇胺结构的是()。
甲省乙医院经过招标,从丙医药公司采购丁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某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死亡病例。应制定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的主体是()
关于建设项目竣工运营后的新增资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材料:“玄”字含义甚多:颜色——包括黑褐色、彩色,然后是玄武神龟,再有就是天、大、高、深、奥妙、神性、姓氏、地名等释义。而“玄机”主要指道家理论,儒家却也有喜用此词者。这里取其高、大、上、深、厚、妙、神奇的含义,同时也要警惕其故弄“玄虚”与对于玄学贬低的
以机械化和电气化为动力的早期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英国、法国的情况就是如此。以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为“综合动力”,以“世界工厂”为主要特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快速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仅用了一半甚至更短的
A.生理盐水B.0.3%过氧化氢溶液C.2%碳酸氢钠溶液D.1:5000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中毒的洗胃液宜选用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1)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因何种侵权行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2)法人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3)确定精神损害赔偿
简述发明创造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形。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