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2010年统考真题)

admin2018-01-12  45

问题 论述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2010年统考真题)

选项

答案(一)背景。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目标等问题的争论,引发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二)过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始于1928年,由陶希圣在《新生命》杂志上发表《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一文挑起。1930年,王学文、潘东周在《新思潮》杂志上著文论证中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灵峰、任曙等人在《动力》杂志上著文断言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1932年至1933年,这一争论扩展到了史学界,展开了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1934至1935年,讨论的方向又转向了中国农村社会,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等在《中国农村》杂志上撰文论证中国农村经济半封建性质;王宜昌、张志澄等人则在《中国经济》杂志上发表文章,认定中国农村已是资本主义占了优势。 (三)各派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论战首先是围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这三种社会势力在中国的相互关系,以及关于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性质问题的认识而展开的,所关注和要认识的中心问题是:应该把中国社会定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或一般的世界历史进程的哪一阶段上?现阶段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的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论战的主要参加者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和所谓“托派团体”骨干。前者有王学文、潘东周、吴黎平等人,他们因创办《新思潮》杂志,被称为“新思潮派”;后者有严灵峰、任曙等人,因办有《动力》杂志,被称为“动力派”。(1)“新思潮派”的观点:封建压迫是中国国内压迫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和内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反封建残余的斗争和反帝国主义斗争的结合。(2)“动力派”的观点:质疑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而且对由此而得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提出了不同意见。 (四)影响。(1)衍生有关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进而影响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tED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