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材料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我国2000年的人口为12.95亿人,人口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形成长期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肓率偏高的国家,现在的文盲率为6.72%。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
材料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我国2000年的人口为12.95亿人,人口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形成长期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肓率偏高的国家,现在的文盲率为6.72%。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
admin
2014-01-12
61
问题
材料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我国2000年的人口为12.95亿人,人口问题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事业形成长期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文肓率偏高的国家,现在的文盲率为6.72%。
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4、1/3、43%、17.2%和12%。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我国发展水平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持续恶化。我国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起飞的过程中出现的。例如,现在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3万平方公里。因此,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材料2: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趋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口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材料3: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
1992年在巴两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被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材料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尤其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明确地意识到了西方工业化模式的弊端,确立了科学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政策,并且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我们从80年代就开始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作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此后他义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在这些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含义和基本要求时,进一步重申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问题: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请简要概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依据。
选项
答案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礼会主义和潴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之一,它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首先,这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出的科学判断。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 其次。这是对世界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借鉴。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人类开始对自己的发展观进行反思,先后提出了“有机增长”、“没有破坏的发展”、“生态发展”和“生态现代化”等一系列理论。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最后.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科学实践中的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同时,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大胆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In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公共科目
公选
相关试题推荐
党章规定: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基层单位只要有正式党员()人以上的,都要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
2007年3月5日对N公司全部现金进行监盘后,确认实有现金数额为1000元。N公司3月4日账面库存现金余额为2000元,3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未登记入账,其中收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元,2007年1月1日至3月4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
审计人员在提出()审计意见时,应在说明段部分充分叙述对会计报表所持意见的理由。
公路路面标线的作用是()。
按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
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________。
试述薪酬体系的影响因素。
论述我国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及其主要业务内容。
在公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叫交通事故。()
随机试题
中国以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因此我国土地十分宝贵,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有人认为,问题不至于这么严重,因为我国的90%的人口生活在40%的土地上,例如,西北还有大片的土地没有开发,只要我们注重对这些地区的土地的开发,我国的粮食问题是用不着担
胃大部切除术发生的营养性并发症为()
男性,31岁,因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2天来到诊所。既往曾有类似发作,但能自行缓解。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该是
音乐剧作家甲和乙是好友,乙曾赴新疆采录当地民间传说和民谣曲调。甲以乙采录的民谣曲调为基础,又根据采集的民间传说,写成了音乐剧《楼兰传说》。甲在编剧过程中,曾多次借用乙采录编辑而成的民谣录音磁带,后为使用方便,遂自行复制了一套。该剧完成时,正逢甲的女友丙生日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锅炉烟气的标态是指()。
( )与其他政策相比具有更高一层次的调节功能,它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
某县一加工企业因账簿不全,县主管国家税务局对其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认为核定数额过高,在双方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企业准备请求法律救济。下列关于企业的做法正确的是()。
针对信用卡取现收费标准,A银行规定每笔最多取现金额为2000元.还款时缴纳手续费统一为每笔5元。B银行每次取现金额不限,手续费为每笔金额的0.4%。小李同时拥有A,B两家银行的信用卡,现需要现款5200元,他应当如何分配,才能尽量少的缴纳手续费?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法在颁布生效以后,它的效力要维持适当的时期,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