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
admin
2016-02-26
27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根据上述材料,请从设计观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声音的特性”的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
【设计理念】 本部分数学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解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部分数学设计可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境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想象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 1.播放音乐(千差万另别的声音)。 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 (生)听音乐、描述感受。 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引导学生体验过程和方法。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 (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3)生活、物理、社会。 五、阶段小结 (师)引导归纳。 (生)自主回顾,感受成功。 1.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单位是赫兹。 4.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六、想一想,议一议 (师)问题设置。 (生)练习、交流、矫正。 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震耳欲聋”是指______很大,“声音刺耳”是指______很高。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他们的声音有哪些要素不同?有什么不同? 4.听起来感觉不同的两个声音,可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七、活动4: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 (师)问题设置: 1.光的传播有多快? 2.声音的传播比光快还是慢?你有什么事实依据? 3.要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需要用哪个公式?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4.给你一把发令枪和一个秒表,怎样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生)思考、表述、讨论、阅读。 (师)问题设置、引导想象。 1.假如你是一名铁道检修工人,如何判断火车离你的远近程度? 2.假如你驾驶着一架超音速飞机,且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这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异样?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 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生)想象、思考、讨论、表述。(自由想象,合理陈述,获得深层心理慰藉) 八、课堂回顾 (生)整理归纳、形成结构、自主表述。 (师)播放结束曲。 九、布置作业:课本P36:1、2、5、6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L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师尝试运用科学史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施一学期后,为了了解学生对此教学策略的看法,宜采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情况如图4所示,箭头表示某种物质的运动方向,则这种物质可能是()。
材料:问题:说出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原则。
图2表示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群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19世纪末,欧文顿(E.Oven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亲代和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指导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细菌》一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内容。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和生殖三个方面介绍细菌。首先通过了解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带领学生慢慢揭开细菌的“面纱”,而后介绍了细菌的形态。通过“观察与思考”,学生在认识植物细胞和动
随机试题
社会保险基金
亚洲首要的跨国贸易集团是_______。
设x~B(4,),则E(X2)=________.
α-去氧糖通常存在于
采用记账法对某工厂食堂进行为期一周的膳食调查,计算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需要的数据不包括
血液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关于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的管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无权代理行为在( )情况下,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2013年9月,全国乘用车销售完成()辆。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