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admin2010-06-17  39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在2007年两会上,认为应该制订户籍法,取消“农村户口”的呼声高涨。现行的户口制度是1958年出台的,此后一次也没有修改过。自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后,中国形成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体制。但在今天的中国,僵化死板的户籍制度早已不合时宜,而且日益成为阻碍实现社会和谐的一大障碍。
   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11168人参加的调查显示,91.7%的人认为户籍改革“太有必要了”。而不久前《半月谈》杂志透露,由国务院14个部门组成的6个调研组,去年分赴全国12个省市进行综合调研后认为当前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时机基本成熟。一边是国务院调研组认为深化户籍改革“时机基本成熟”,一边是民意高调呼吁户籍改革“太有必要”,足见户籍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3.现行户籍制度是为了配合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而推出的,其最大初衷是认为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而非追求利润。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不仅要抓生产,还要包分配。因此,在制定生产计划之前,政府得搞清楚人民的需求,以免出现生产过剩。
   囿于物资短缺之苦,政府只能为城市居民提供食物、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福利。中国是传统农业社会,一般队为农民能够自给自足。因此,户籍制度以往总是严格限制农村人迁入城市,防止城市人口膨胀,以达到减轻政府负担的目的。
    4.有资料透露,在农村由于几十年一贯制的二元制户籍模式,带来了社会保障的全面丧失。土地的性质决定了男劳力的必需;培养子女费用的低廉,“多子多福”观念得以通行,中国农村为此多生了一亿多人口。另一方面,二元户籍制把市场人为地分割成两个部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实行两类不同的户口管理体制,严重地阻碍了市场由农村向城市的自由传递,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按照不同规律运行,农民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农村市场难以启动。
   这种状况对农民工而言尤其不公。户籍制度生硬地把农村人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城市籍此建立了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福利制度,以及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就业制度。众多的制度差异,使中国农民一出生就处在了二等公民的境地。
   5.自80年代初以来,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进城务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不管在城里居住了多久,甚至不管孩子是不是在城里出生长大,农民工的身份依然是农村人、所以,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力和社会福利,说白了,他们不过是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的繁荣昌盛做嫁衣、但却不能享受经济的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指出,对农民工的歧视不消除,各种社会问题就会继续“发炎流脓”,“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生活了20多年,如今地没了,怎么种地也忘了。如果他们安身立命了多年的城市还是不愿接受他们,他们该何去何从?”
   6.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改革户籍制度的力度总体上在不断增强。随着身份证管理制度的升级,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户口消亡的技术条件也已具备。废除户口,拆除社会发展中一切歧视人、限制人的藩篱,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7.实际上早在1992年,中国国务院就成立了由国办牵头、公安部等部门参加的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并于1993年6月草拟出户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包括“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原则,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的改革目标。
   据悉,考虑到风险,随后进行的改革并没有完全执行该方案,而是首先推行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先试点,后推开,大城市的户籍制度则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在本世纪开始,在国家重点推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面对市场化给户籍制度带来的冲击,各省市开始进行程度不一的户籍制度改革,如广东、湖南、河南等地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但其后又陆续出现了阻力。
   从全国层面而言,户籍改革如何统一推进,相关部委至今没有提出一个系统方案。
   8.一项最新的调查发现,事实上,在郑州、东莞、江苏等十多个省市,户籍改革已进行了近十年,但目前为止很多地方只是解决了建立统一户口登记制度的技术难题。本次调查显示,对普通人而言,户口的最大作用是“方便孩子上学”(57.5%),列第一位,其次是“能提供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切实保障”(35.9%)。
   有民众直言,很多户籍改革就是户籍部门给的一张进城的门票,但是如其它部门不买你的账,城里的福利还是没份儿,而退耕还林补贴、农村合作医疗也都享受不到。更有民众指出,户籍改革其实不是户口问题,解决城乡差异、城乡不平等问题才是关键。
   9.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行城乡平等的一元户门政策,剥离被人为附加在户籍上的各类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回归户籍制度的本来面目,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无数中国公民很多年以来的梦想。有学者认为,尽管中国一些地方进行了户籍管理的试探性改革,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的改革。
   10.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黄双全认为,“现行户籍制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多种社会福利待遇的不合理附加。”从户籍制度的历史缘起和现实弊端可知,户籍改革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剥离附加在居民户口上的医疗社保、教育、劳动就业、退伍安置、公务员录用、交通事故赔偿“同命不同价”等方面的不平等的权利和保障因素,恢复户籍应当承担的居民户口登记和身份识别功能。
   11.去年媒体报道的一个父亲摔死婴儿的新闻至今让人愤慨。据悉,43天里,刘瑞良四处奔波为新出生的孩子上北京户口。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元旦之夜摔死了满月不久的小生命。悲剧主人公刘瑞良是北京市集体户口,妻子是外地人,按当时政策,自然无法为儿子落户。这起悲剧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把悲剧的发生归咎为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如今,北京市允许孩子随有北京市集体户口的父亲落户,不知道是否与此事件有直接关系。但无论如何,民间要求户籍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在这一前提下,北京市的户籍改革显然有些缓慢——民间千呼万唤,户籍改革步履蹒跚,远远没有达到公众的期望。
   12.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向深水区推进,一些地方开始感受到多种壁垒。《瞭望》新闻周刊近日在河南、广东、宁夏等省区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调查中发现,率先推动“户改”的城市虽然在户口形式上都统一为“居民户口”,但一到落实相关政策和附加的社会福利待遇时,差别常常就浮现出来,显示城乡户口差别背后隐含的社会不公仍旧不少,诸如社会地位、收入标准、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保、福利、高考、升职、培训等等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些壁垒正制约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
   13.全国人大代表吴明辉建议,《户籍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公民拥有依法迁徙入籍的自由;取得入籍居住资格的基本条件是,在拟入籍地有稳定的住所,或有稳定的工作,或有直系亲属、监护人承担赡养、抚养、监护的义务;取得某地户籍后,公民在租用或购买住宅、求职、工作、受教育、婚姻生育、参与公共政治社会生活、休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全国各类地区不再设立类似红印、蓝印之类的差别性户籍。
   14.但是,对中国户籍法过早出台的反对声音也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太元教授认为,“有些人想当然地以为靠一部户籍法就能解决所有与户籍有关的社会问题,这是不可能,也是盘根错节、无从下手的。”只有先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发展、稳定等社会问题,才能水到渠成地出台一部统一的户籍法。
   15.郑州市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大中城市中起步并不算最早,但彻底性却是引人注目的。2001年11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文件,规定从当天起,亲属投靠、新生儿入户、购房入户、工作入户等7种情况可以办理郑州市区户口。
   “这是对郑州市区户口前所未有的放宽。这个政策出台的背后,是郑州做大的雄心。”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永苏分析。但是,原本想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户籍新政”,给城市公共资源带来的压力或许是郑州市政府所始料未及的。
   16.2001年11月,时任郑州市长陈义初在回答公众对“外地人大量挤到郑州,会不会影响市民生活”的疑虑时,曾充满自信地表示不会。“他们一样会享受到郑州市民应该享受的待遇,比如子女入学、征兵、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是到了户口放开后的第三年,现任市长王文超不得不面临户籍新政带来的种种压力。即使走在郑州的街头,也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在人口激增下的吃力:交通越来越堵,公交车越来越挤。尤其是赶在新学期入学的孩子们,他们发现一个小教室里要装下近90个同学,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活动空间只能前后相距不到 20厘米的座位,老师要对着麦克风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听到讲课。……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资源短缺的压力,正在成为郑州眼下这场户籍新政的难以回避的难题。
   17.公共资源压力下的郑州户籍政策紧缩现象,在全国各地加快城市化进程、放开户口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河南省社科院的研究员刘道兴认为,“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化?如何协调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固然是今天郑州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是城市化浪潮下其他城市明天将遇到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郑州现象具有典型意义。”在他看来,郑州城市化进程显然违背了城市发展规律,起到了拔苗助长的效果。
   18.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农民工进城挣钱的部门,比如银行、商业部门、劳动部门等,都默不作声;而教育、房管、公安等用钱单位,就会说农民下进城压力太大。“其实国家和政府应该把挣钱单位和用钱单位统筹算个账,让挣钱的交给用钱的,就不存在冲击了。”
   19.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户口迁移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社会管理体制问题。如果不从背后的这些制度逐个改起,却希望通过户口管理制度改革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
   20.真正要实现户籍改革目标,至少还要迈过两道难关:第一道难关是宪政体制关。根据中国宪法性法律《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也就是说,每四个农村人口所能选举的代表份额只相当一个城市人口的代表份额,这种城乡人口在政治权利上严重的失衡,是当前中国最不合理的制度之一。如果改革户籍制度,势必要实行城乡合一体制,这就涉及到整个代表名额分配办法的根本改革。而选举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要修改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同时会对国家整个政治架构——如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组成人员——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道难关是土地权利关。在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中国的土地所有权也实行国有和农村集体所有两种制度。在具体的权利机制上,两种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权益分配、价格机制、权利转移机制、资源保护机制等内容都有天壤之别。如果统一城乡户籍制度,必然涉及如何界定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比如,原来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权归哪些人所有?城镇居民是否有权去农村耕种?国家如何将原有的土地所有权二元机制化解为单一的机制或者其他更合理的机制?这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但如果改革户籍制度,这些问题又是必须解决的。
   21.2007年5月,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已上报国务院,正在等待最后的批复。意见将涉及五大改革措施,包括:严密和完善暂住户口登记管理;取消夫妻投靠的户口迁移条件限制;放宽老年人到城市投靠子女的户口迁移政策;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可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和逐步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22.2007年6月1日起,太原市将不再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差别,而统称为“居民户口”,并进一步放宽了民营企业、来并购买商品住房者、高学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等人员的落户条件。
   此次太原市户籍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划分方式,建立全市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和投资者参与太原市经济建设。今后,太原市将实行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和“居民户口”管理制度,对于各类户口实行按规定条件准入制度,进一步放宽各类人才和投资者户口准入条件。为此,太原市公安局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制定了实施细则,在申报渠道、所需材料、审批时限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中,欲消除户籍改革的阻力,必须做好哪些工作?

选项

答案(1)割断政府部门与户籍制度的利益联系,恢复其作为利益集团调解人的角色,而不是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自己也参与利益博弈。 (2)促成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均衡,不能让某个利益集团坐大。在户籍制度上的具体做法就是要为其他弱势集团,如农民、进城民工、流动人口等提供一个发言和维权的机会,而不是把主动权完全交付给其他集团。通过扶持弱势集团,使其能够对自身利益和权利进行保护、自然会收到对强势集团制约的效果。 (3)促使公共服务过程公开化,惩罚以公共事业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38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