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
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
admin
2018-05-08
33
问题
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
-
、SO
4
2-
、H
2
SO
3
、NH
4
+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
2
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选项
A、Br
-
B、SO
4
2-
C、H
2
SO
3
D、NH
4
+
答案
B
解析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加热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证明存在H
2
SO
3
;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NH
4
+
加热产生的氨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
-
,再加BaCl
2
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有SO
4
2-
,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
2
SO
3
产生的,因此不能确认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
2-
故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C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不属于戏剧艺术特征的是()。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分析歌曲《沃尔塔瓦河》。要求:(1)说明该旋律的调式调性。(2)说明该旋律的主要发展手法。(3)说明该旋律节拍的情绪特点。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确定教学重难点。(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新课教学阶段进行评析。【课程名称】《校园风》【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舞蹈编创【主要目标】运用舞蹈作品的几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舞蹈编创。【教学过程片段】1.欣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片段进行评析,并说明理由。学生能够用合唱的形式以及适合的情绪表现歌曲。①教师拍打出歌曲的弱起小节节奏OXXX,学生模仿练习。②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歌曲三个声部
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关注的是()。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有()。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
随机试题
周铣法是用铣刀的圆周切削刃进行铣削。()
一个用户通过登录自己的邮箱,在某一时刻可以给()个用户同时发送电子邮件。
在处方书写中,“请取”可用英文缩写为
下列关于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正确的有( )。
下列不属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原则的是()。
假日里,青年人双双对对漫步在公园里。
能以自己的名义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称为()。
设αi=(ai,bi,ci)T,i=1,2,3,α=(d1,d2,d3)T,则三个平面a1x+b1y+c1z+d1=0,a2x+b2y+c2z+d2=0,a3x+b3y+c3z+d3=0,两两相交成三条平行直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已知学生的记录由学号和学习成绩构成,N名学生的数据已存入a结构体数组中。请编写函数fun,函数的功能是:找出成绩最低的学生记录,通过形参返回主函数(规定只有一个最低分)。注意: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1.C文件中。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
Supermarkets,retailersanddrinkscompaniesshouldbeforcedtopaysignificantlymoretowardstherecyclingoftheplasticp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