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

admin2017-01-13  47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会议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管是党报党刊、都市类媒体、新媒体还是专题节目、广告宣传,甚至娱乐新闻。导向意识全程全面贯穿新闻舆论工作的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在这个众说纷纭的时代,越发需要党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但是导向也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好记者讲好故事”。
    当今世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先进的思想,若无先进的传播手段支撑,便很难深入人心;正确的主张,若没有快速多样的先进技术传播,便无法有效占据舆论阵地。
针对新的时代特点,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而早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2.2015年12月6日,一则名为《S市城管也太欺负外地人了》的帖子让H省S市城管和退休干部毕某成为舆论焦点。毕某发帖说,12月4日下午,他在S市Y区海边游泳时,载有衣物的自行车链锁被城管剪断,衣物和车辆均被城管扣走,致其身穿裤头:徒步街头,多次交涉均未取回衣物,在4个多小时里身心受到羞辱。
    12月7日凌晨,S市委宣传部发通报称,事发时毕某的车辆违规停放,因当时找不到车主,执法人员依规对车辆进行暂时扣押。对执法不够人性化,Y区政府道歉,并责成涉事城管深刻检讨,对责任人停职。
    对此,毕某认为通报诚意不足,目前没人向他当面致歉,他要求当地城管局局长亲自向他说明此事。此外,他表示将起诉当地城管局,要求其赔偿人格损害1元钱,并登报致歉。
    12月8日下午,S市Y区副区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和两名涉事城管执法队员,登门向毕某道歉。毕某当场表示,接受道歉。
    12月12日,网上有文章称毕某存在炒作嫌疑,并有视频为证。对此,毕某承认有所隐瞒,向公众及媒体道歉。
    该事件从帖子发布后受到大量媒体和网民的关注,下面是一些网民的网上留言:
    网民1:拘押物品连衣服都扣了?还当天取不出来?是蛮横惯了,当事人不在,随意扣押物品,城管有这么大权力?
    网民2:厅官短裤行是对“城管的恶俗”营销,我们不该嘲笑奚落一个老人的偏执与“恶俗”,而应该感谢他,以自损人格的方式,向一切不公和野蛮叫板,以“恶俗”的方式,“营销”一个城管队伍的恶俗、强势和霸蛮。
    网民3:他违章停车,城管合理执法,干吗要处罚城管,就因为对方是厅官?
    网民4:S市政府为城管人员在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方面存在不足,已经公开道歉了,按照“上帝归上帝、撒旦归撒旦”原则,建议毕先生也该公开道歉,为您乱停乱放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道歉。
    网民5:不论他们谁对谁错,如果对方不是一个退休干部,结果会是怎样?这只是一件寻常事,只是当事人身份不同,才会引发这么大的舆论争议。
    网民6:很多人起初一听城管又欺人了,牙咬得嘎嘎响。后来一听是厅官,就乐得不行了,直呼“城管终于做了一回好事”.告诫毕某在Y区的处理意见面前“应该知足”。这种有选择性的同情与站队,非常不理性,也没有法治定力。今天你无原则地为城管执了一回领导的法而叫好,明天你被粗暴无人性的执法找上门来时,你想要的公正公平与人性化,便会离你远去。S市“隔空一枪”,千万别以为你就不是受害者。
    网民7:S市这次粗暴执法,枪口撞在了退休厅官身上,实际上是将他视作普通百姓来执法的。如果没有粗暴、只有执法,那么,一碗水端这么平,也是好事。但关键是,一听说是这么个来头,碗里的水晃荡了,原先所坚持的也不坚持了,最初的绝对正确也觉得多少有些错了。一个执法部门,把执法的权力玩弄到这个地步,旁观者看着不以为丑、反以为勇,这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是无助于城管执法这把尺子能够拿捏到位的。
网民8:此次事件本应不算是太过严重的新闻事件,谁对谁错,只需依法依规办理。厅官作为媒体工作者,挟持消费民意,试图用舆论达成个人目的,本身就丢掉了厅官的身份和党员的党性。也建议S市相关政府机构,在此事件中,应该表现出更加明确的态度,承认改正错误的同时,也要坚持和维护依法治国和按规章办事的合理性。
网民9:从S市的应对来看,两天时间里从市长热线到警方再到宣传部门等可谓紧锣密鼓,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应对处置的过程,一众人等忙碌而低效,表明S市在处理社会事件时缺乏风险预警意识和系统的风险调控逻辑,不衔接、不顺畅、不严谨的业务处置流程,将拖累S市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的艰辛努力。
    3.现在,有一些人口无遮拦,屡出“最牛官话”“雷语”,丝毫没有“怕”字。也有一些干部害怕“说错话”。面对群众的质疑,面对舆论的“围观”,要么三缄其口,做什么都不说的“泥菩萨”:要么套话连篇,做“空心传声筒”的“太极手”。其结果,不仅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流失,而且容易使小问题变成大事件,小矛盾酿成大危机。
    官员,是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应处处谨言慎行。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因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2016年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团组开放。在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称,“龙煤井下职工8万人,到现在为止,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这一言论,引起了媒体争相报道。但是,剧情却在一个星期后发生了反转。
    3月13日,陆昊省长在代表团驻地接受采访时直言:“井上职工欠薪我们一直是掌握的。井下职工确实有欠薪,这个情况,我说错了,不管什么层级报告错了,不管任何原因,错了就要改。改了,还要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深刻吸取教训。”新闻一出,舆论哗然,不少网友直呼“省长都被骗了”。不过,令人欣喜的是,陆昊省长说错话一事,没有遭到舆论的“炮轰”,相反,舆论还对其知错就改的真诚态度给予了点赞。
    “允许官员说错话”,这种舆论的转变是一种进步。很多时候,官员之所以害怕面对媒体,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舆论不允许官员说错话。因此,一个官员说话稍有不慎,或者考虑得不太周全,就会被网友斥之为“说谎”,甚至归结为“雷语”,进而对其开启“痛批”模式。迫于舆论的压力,部分说错话的官员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如果说,那些因为说错话遭到舆论“围攻”的官员,还可以理解,那么一些委员代表的舆论遭遇就颇有点冤枉了。2016年全国两会上,对于近年来屡次提到的法官流失严重、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政协委员朱某认为,法官待遇应达到30万元年薪,人均到手收入15万~20万元是比较合理的。此言一出,立即就引来了网民无数的“板砖”,更有些网友愤怒的质问朱某,“到底在替谁说话”。朱某的话说错了吗?未必。只不过是,他说的话没有迎合民意。但是,这样的声音虽然说不上是“好声音”,但是至少是“真声音”。一个健康的舆论生态,应该是既要容得下悦耳的“好声音”,又要容得下刺耳的“真声音”。
    其实,不少人都呼吁过“允许官员说错话”。王岐山2004年在任职北京市市长时,就曾经说过,“老百姓应允许官员有时说句错话,要不然政府工作人员一对着镜头就紧张,又去念稿,说话怎么会生动?美国总统布什还老说错话呢!说错后,新闻发言人再去纠正就是了!”类似的话,现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008年在任职广东省委书记时也说过,“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
    政府官员也是普通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认识也有其个人的一面,他们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总是对的。一旦某个政府官员在面对公众质询和媒体采访时,出于各种原因讲一些错话,只要不是本质性的重大错误,就不应当轻率地、简单地被处理。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讲了错话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批评,让他们在认识错误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公众也应调整心态,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具体的政府官员来说,讲了错话,就应当主动承认错误.就应当在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并且要以此为鉴,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力争不讲错话。总之,允许官员说错话,这是一种舆论进步。敢于承认错误的官员也不失为一名好官员。
    4.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等文章流传广泛,这些发布在网络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
    这些文章描绘事件不一、地点不同,但都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农村,提及的问题荒诞不经、触目惊心。然而,经过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
    “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其他省的一位女网民,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是虚构的。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民和发帖者素不相识。此事的缘起是出于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春节还没过完,网友们的视线又从江浙转移到了东北。2016年2月14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中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等内容看得读者“目瞪口呆”。作者高某在文章开头还特别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然而,事情也发生了逆转。真相是,2016年春节期间,《财经》杂志社要求记者返乡,每人写一篇返乡日记,但是今年高某根本没有回乡过年,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作为东北人,辽宁的戚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气愤:“这就是一些无良记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要点击量而进行的编造。这种报道有抹黑东北人形象的作用,因为东北人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是日积月累的,加上这种负面的新闻,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记者在道德上要受到谴责。”
    此外,某自媒体还发布文章《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图。当网民指出真实性存疑的问题后,该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表示,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一些媒体未经核实地跟进报道也推动了舆情升温。
    姜军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位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自由是以秩序为前提的,任何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行,都不得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胡编乱造、造谣生事、胡作非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人人都是信息源、传播者。作为媒体工作者,包括媒体法人微博、微信账号运营者应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网络媒体要认真学习领会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认真核实报道内容,不能片面地挖新闻而忽视了导向,一味地抢时效而忽略了真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规定的新闻信息,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当立即删除。网络论坛等平台虽然无法及时一一核实网帖的真实性,但当发现存在疑问,或者被明确告知属于虚假信息时,应采取管理措施。
    面对假新闻的“大行其道”,整个新闻行业需要反思的方面有很多,对社会舆论生态与格局本身的反思只是其中之一。杜绝假新闻,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合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彻底根除假新闻生成和传播的土壤。
    5.自2015年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舆论也掀起了逼捐潮,其中马云首当其冲。马云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有钱,你应该捐款…‘人家娱乐明星都捐款了,你更应该捐款”……理性地看,这些言论不仅偏激,有的甚至是要挟。属于典型的道德绑架。慈善并非哪个人的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捐赠或者向谁捐赠以及捐赠多少。
    人们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一定要从事慈善事业,即便这个人很有钱。因为财富并不是慈善与否的凭证,有钱人可以不慈善,没钱的人也可以慈善。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图是善良的。就强迫别人做非强制性义务的事情,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心办坏事,个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保证。所以,即便人们再心急,也应该清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目的,进行道德绑架。
    有人会反问,那些要求马云捐款的人自己捐了吗?如此一问,很多质问者可能就会自感理亏,因为他们在理解慈善时,首先想到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自己。当然,很多人还会振振有词:我又没有钱,我捐一点钱有什么意义?马云可不一样,马云可是首富。这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绑架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混逻辑”:把责任加给别人,谈及自己时,总提及特殊性。所以,马云是必须捐款的,因为他是首富;而我是不必捐款的,因为我是穷人。于是,慈善在悄然之间已经被认定为有钱人的事业。这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也是一种对有钱人和慈善事业的扭曲理解。
    对于慈善事业,更重要的呼吁与呵护,是对慈善生态的一种关注与建设。在这一点上,舆论表达有时落在了社会现实的后头。比如因为“被逼捐”,马云被媒体“挖”出这些年干的公益一点也不少。几年前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14年还以145亿元在胡润慈善榜上荣列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这种致力于把慈善制度化、长期化的行为,是最该被赋予掌声的,也是“慈善舆论”最该寻找的落点。
    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需要“润物无声”的从容与涵养。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公益基金、企业联盟,还是民间组织,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已经奠定了初步基础,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样的情况下,舆论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也不能止步于“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抠门,捐多是炒作”的低水平指责,而应该将民众期待引导到健康的慈善文化、积极的慈善心理、健全的慈善制度等轨道上去。
    从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完善角度,舆论更需关注的,是企业家们当前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多元的慈善渠道、有效的慈善监管等。或许,这才是更高层次、更有水准的“社会逼捐”,才能期待“逼”出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来。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而以微博、(微)视频、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中国网络舆论新战场。截至2015年8月,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1000万个。随着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扩大,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传播的“自媒体”正逐渐取代“微博大V”,并被赋予新的民间舆论场话语权。
    新媒体的产生与繁荣,必然会带来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原来主要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导的舆论格局被打破,网络舆论以其讨论话题多元、互动交流便捷、自由平等对话、聚集民意快速、传播影响力大等特征,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语境。
    在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场”所使用的媒介基本上是传统大众媒体,其新闻议程的设置和舆论的偏向都控制在把关人手里,整个舆论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受众缺乏反馈发声的机会。官方舆论关注的是宏观的社会效应,传递的是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是最广大的人民,但在舆论宣传时往往采用“守门人”过滤和单维度的线性传播方式,所用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公众的意见较难通过主流传媒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无论是态度立场还是话语方式,往往都给公众以乏味、不接地气的印象。
    而“民间舆论场”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具有双向通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且拥有更强大的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把分散的人群重聚起来的巨大作用,因而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也可能会被不断放大,形成超出预期的舆论影响力。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两个舆论场之间缺乏应有的交集,也是造成公众“对抗”官方舆论的根本原因。两个舆论场之所以割裂,最主要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割。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类型的媒体进一步强化了两个舆论场的割裂,造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因此,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
“给定资料4”中的几起假新闻经广泛传播,最终发酵为舆论事件,带来恶劣影响。请紧扣“净化网络舆论生态”这一主题,以一名网上舆情观察者的身份,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
    (1)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
    (2)主题明确,语言得体;
    (3)不超过550字。

选项

答案 关于“净化网络舆论生态”的建议书 国家网信办: 当前是网络时代,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更多地转向互联网。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信息,也充斥虚假内容,错误的舆论引导将影响网络生态。为了净化网络舆论生态,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当前,部分网民法律意识淡薄,在网络上肆意发言,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因此,要通过手机、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对网民进行网络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加网民的法律常识,使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是引导媒体工作者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规范。要求媒体工作者坚持高标准的舆论导向,牢记职责和使命,认真核实报道内容,避免片面地挖新闻,一味地追时效、抢眼球。 三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对新闻信息进行核查.不登载、发送含有违反规定的信息,有违反规定的立即删除,发现存在疑问的,要及时采取管理措施。 四是追究责任。对发布假新闻、造谣者,危害他人及公共利益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信息源,纯净的网络系统需要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唯此,才能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 ××× ××年××月××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If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