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5题)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5题)
admin
2018-03-23
37
问题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5题)
选项
A、甲欠乙10万元到期未还,乙要求甲先清偿8万元。乙的行为,仅导致8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B、甲和乙对丙因共同侵权而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计10万元,丙要求甲承担8万元。丙的行为,导致甲和乙对丙负担的连带债务诉讼时效均中断
C、乙欠甲8万元,丙欠乙10万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甲的行为,不会导致丙对乙的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D、乙欠甲10万元,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自甲与丙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之日起,乙的1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时效中断的规定。
该规定第11条规定:“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故A项错误,对部分债权主张权利,全部债权时效发生中断。
该规定第17条第2款规定:“对于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务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此处甲和乙是基于同一债务的连带责任,适用该条规定,故B项正确。
该规定第18条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故C项错误,代位权诉讼,同时中断两个时效。
该规定第19条规定:“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故D项错误,须通知到达债务人方可中断时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0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违约一案,在A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之后,乙公司发现新的重要证据,遂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后,在再审审理过程中,甲公司和乙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甲公司拖欠乙公司货款达半年之久,乙公司多次与甲公司就货款事项交涉均无结果,遂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经审查后向甲公司发出支付令,限期还款。甲公司下列哪一行为可以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王某因合同纠纷把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归还王某货款10万元。后李某被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李某认为执行人员执行行为违法,欲提出异议,请问下列有关该执行异议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
甲男和乙女相恋多年,后来乙得知甲是有妇之夫,非常气愤,遂把甲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青春费”。此时,甲下落不明。法院下列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甲、乙、丙、丁四人成立了一家外贸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公司章程约定公司存续期间是2011年4月21日至2013年4月21日。后来甲和乙、丙、丁闹翻了,萌生了退出公司的想法,2013年3月1日,甲要将自己的股权转让给王某,乙、丙同意,丁反对,但是乙丙的股
有关公司的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0年卷三第44题)
某省甲市A区法院受理一起保管合同纠纷案件,根据被告管辖权异议,A区法院将案件移送该省乙市B区法院审理。乙市B区法院经审查认为,A区法院移送错误,本案应归甲市A区法院管辖。发生争议。关于乙市B区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三第39题)
关于民事起诉状应当包括的内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79题)
关于普通程序的重要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第78题)
随机试题
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舟……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讲!”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
体内的维生素D须转送至肝脏、肾脏并转变为具有生理活性的形式才能发挥生理功能。()
简述美国《2000年目标》的主要内容。
下列哪条不代表气雾剂的特征
A.三臂卡环B.RPI卡环C.圈形卡环D.联合卡环E.RPA卡环单侧缺牙、非缺失侧基牙牙冠短而稳固.应设计
A.山楂调中丸B.开胃山楂丸C.葛根芩连微丸D.养胃舒胶囊E.龙荟丸
下列哪些是门静脉高压症腹水形成的因素?()
领导决策的程序是什么?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有()。
下列SQL语句能实现的功能是( )。SELECT*FROM仓库WHERE仓库号="WH1";UNION;SELECT*FROM仓库WHERE仓库号="WH2"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