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题)
admin
2018-04-20
38
问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第6题)
选项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解析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考虑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选项A错误。甲伤害乙,导致乙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后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该介入因素是异常的,阻断了甲伤害致乙死亡的因果关系,乙的死亡结果是由于车辆出现故障长期得不到救助所致。因此,乙的死亡结果与甲的伤害行为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选项B错误。在公路上,车辆往来属于正常现象,倒在路中央的丙被过路车辆碾压的可能性极高。而丙昏倒在路中央是甲造成的,因此是甲的行为导致丙处于高度危险中,即使乙车超速,此介入因素也不具有异常性。因此,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选项C错误。因果关系是对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是否存在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判断,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预见、能否预见没有关系,只要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即使是由于行为人无法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选项C中,甲以杀人故意开枪,客观上导致丙中弹身亡,即使是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选项D正确。乙的死亡结果是乙的自杀行为直接所致,而非甲的投毒行为直接所致。也就是说乙自杀行为的介入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C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现行《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其涵义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些内容?()
下列关于宪法作用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有()
根据我国选举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采取下列选项中的哪些方式投票?()
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或代表在下列选项中的哪种情形下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下列人员不能担任法官的是哪种?()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些行为将依法受到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罚?()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罢免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职务的人员?()
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下列设项中的哪一法定时间之前,将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
李某是A省C镇国光食品厂厂长,国光厂系李某个人投资、个人经营的私营企业,效益良好,其产品获得多次奖励。2005年,C镇企业管理局发布通知,免去李某国光厂厂长职务,同时任命张某为厂长及法人代表,此举遭到李某和国光厂职工的抵制。张某上任后,感觉企业发展无望,遂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二第2题)
随机试题
槐花散中配伍荆芥穗的用意是
A.肺动脉压增高B.肺毛细血管楔压增高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999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失代偿期
预防()型肝炎的重点在于防止粪-口传播,应加强水源保护、粪便管理、食品及个人卫生
下列是新时期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是
首次注册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的申请注册程序有哪些?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包括()。
会计电算化定义中所说的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包括()等。
中国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
一个汉字的机内码与国标码之间的差别是_______。
Businessisimprovingbutmuchmorehardworkandcommonsensewillbe______beforeanysubstantialprofitscanberealize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