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admin
2017-08-15
62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
节选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主要性质;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某章节片段——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能与酸反应是活泼和较活泼金属的通性,但有些金属还具有很特殊的性质,是什么呢?
材料3
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片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你看到什么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看到.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都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时生成偏铝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
偏铝酸钠
酸、碱还有盐等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成的食物。
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他们从O价升为正价,被氧化。也就是说,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出了较强的还原性。正是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本片段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2)简述本片段包含的导课、新授课、结课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内容。
(3)指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选项
答案
(1)教学重点: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难点: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2)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教师:展示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的精美图片。并提问是否有吃过那些食物?是否喜欢? 学生:观看图片,争先恐后地说“吃过”“很喜欢”。 教师:吃得健康的小秘诀:铝制品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教师提问:为什么铝制品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并引导学生运用初中已学过的铝与酸的知识来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因为铝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铝盐。 教师板书:铝能与酸反应:2AI+6HCl=2AlCl
3
+3H
2
↑ 教师讲解:铝会与酸反应产生正三价的铝离子.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食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可能会进入大脑导致痴呆。 教师设问:为什么铝制品餐具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3-4,记录实验现象、推测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现象:铝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到蓝色火焰。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生成了氢气。 类比其他金属,学生思考“与熟悉的其他金属如铁、镁相比,铝的性质有何不同?”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能够回答出:铁、镁与稀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讲解:与铁、镁等常见金属不同,与氧化铝、氢氧化铝类似,铝是一种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除了氢气之外,还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请同学们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2NaOH+2H
2
O=2NaAlO
2
+3H
2
↑ 接着。请学生标出并表述: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师讲述反应实质:Al只能与强碱(NaOH、KOH)反应,不与弱碱(NH
3
.H
2
O)反应。Al与碱溶液反应,其实质是Al被氧化,溶液中的H
+
被还原,Al与H
2
O反应生成H
2
,同时又生成难溶的Al(OH)
3
覆盖在Al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Al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很难与H
2
O反应,而在碱性溶液中存在Al(OH)
3
+OH
-
=AlO
2
-
+2H
2
O反应,从而使Al与H
2
O的反应不断进行。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铝与碱的反应,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金属参与的反应,如钠与氧气、水的反应,了解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在这些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都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讲解:分析这些反应我们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从0价升为正价,在化学变化中被氧化,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正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等以游离态存在。 第三环节——结课: 【随堂演练,巩固新知】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节日里放飞的氢气球,其中的氢气就是用废铝、纯碱、生石灰和水制得。说出反应原理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金属铝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应用,并研究这些应用体现了铝的什么性质?写成调查报告的形式。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氧化剂为H
2
O、还原剂为Al。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如下: [*]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P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为主。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写出歌曲第一段的调式调性。
“老师让学生根据三个画面一威武的雄狮、奔腾的骏马、快乐的小鸟,用口风琴即兴吹奏自编的旋律”,这一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下列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画出曲式结构图式。
“老师将南京当地的白局艺术引入学校并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唱和编创新曲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地音乐文化”,这一课程的性质是()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选修“歌唱”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合唱《同一首歌》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3)针
李枫同学在音乐课堂中总是能开动自己的脑筋,为作品进行创作和创新,加入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一些理解,但是他不太爱开口唱歌。因此,张老师在他的音乐成长记录手册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李枫同学在音乐课堂中从不主动开口唱歌,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学习态度不积极。”请问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进行点评。【教学课题】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让信天游“游”起来》【教学内容】《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教学目标】(1)欣
随机试题
FitnessMagazinesFitnessisafunnybusiness.Onecanonlygetin【W1】________throughmotion.Butmanypeoplespend【W2】____
Word2010中,当涉及复杂的数据关系时,可调用Excel电子表格。
有一玻璃劈尖,置于空气中,劈尖角θ=8×10-5rad(弧度),用波长λ=589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此劈尖,测得相邻干涉条纹间距l=2.4mm,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单位总是要求员工周末加班,你很不情愿。但单位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如果没有人愿意加班,客户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订货任务就无法完成,你会()。
夜间急诊送来一无主无钱危急患者,值班医师应如何处置?()
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的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2015年)(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
下面()不是InputStream类中的方法。
设有下面的类型和变量定义,PrivateTypeRecnameAsStringscore(5)AsIntegerEndTypeDimstudentAsRec则下面正确的语句是
Whoseleftlegwashurt?
《清明上河图》(AlongtheRiverduringtheQingmingFestival)是中国名画之一。它为北宋(theNorthernSongDynasty)画家张择端所作,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thePalaceMuseu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