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男,40岁。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2年,拟行手术治疗,该患者用哪种手术方式效果不好
男,40岁。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2年,拟行手术治疗,该患者用哪种手术方式效果不好
admin
2020-11-15
42
问题
男,40岁。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2年,拟行手术治疗,该患者用哪种手术方式效果不好
选项
A、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
B、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C、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D、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E、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答案
A
解析
十二指肠溃疡首选术式是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胃溃疡首选术式是毕Ⅰ式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是在胃大部切除后将胃的剩余部分与十二指肠切端吻合,在此原则下有多种变式。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吻合后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所以术后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少。当十二指肠溃疡伴有炎症、疤痕及粘连时,采用这种术式常有困难,有时为了避免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的张力过大,切除胃的范围不够,就容易引起溃疡复发。对胃酸分泌高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不太适合,故此术式多用于胃溃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28A777K
0
第三单元
临床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女性,16岁。低热、咳嗽1个月,查体:消瘦,右颈部可触及数个绿豆大小淋巴结,稍硬、活动、无压痛,右肺呼吸音稍减弱:胸片见右上钙化灶,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首先考虑的是
青年李某,右下腹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经医师检查,检验,当即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遂对其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情况正常,但拆线时发现伤口愈合欠佳,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手术医师告知,此系缝合切口的羊肠线不为李某人体组织吸收所致,在临床中少见,经过近1个月的继续治疗,
一位服用了60多片安定的精神病患者被送到医院急救,患者父母表示无力承担抢救费用。按照急救伦理的要求,医生应该选择的处理措施是()
女,37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患者突然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查体:BP80/70mmHg,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奇脉(+)。导致其临床表现的机制是()
男,56岁。高空坠落伤。查体:呼吸困难,颈部压痛,双肺闻及痰鸣音,四肢瘫痪。X线片显示C4~5骨折脱位。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男性,40岁,因发热,便秘,食欲不振12天入院,查体:肝大。肋下1cm,软,脾肋下及边,血常规WBC2.7×109/L,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44%,血清ALTl20U/L,肥大反应:“0”1:160。“H”1:160。为进一步确定诊断,需做什么检
女性,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2月3日入院。体检:神志恍惚,口唇单纯疱疹,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瘀斑,少数融合成片,本病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1岁患儿,已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曾用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一周,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来又出现发热、抽搐,查体:前囟紧张,脑脊液检查示:外观清亮,白细胞12×109/L,蛋白450mg/L;氯化物110mmol/L,糖4.0mmol/L,应首先考虑的诊
男,70岁。上腹痛一年,进食后加重,大便10次/天,可见脂肪滴。查体:上腹中部压痛(+)。腹部B超:胰腺多发钙化灶。该患者应选用的药物是()
女,41岁。上腹胀痛十余年。常伴恶心,多在餐后约1小时发作,1~2小时可自行缓解,秋冬及冬春季症状明显。胃镜下黏膜活检组织Warthin—Starry银染色阳性,提示细菌感染。这种致病菌的特点不包括()
随机试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晚期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和器官是
患者,男性,60岁,全血细胞减少,脾肋下1cm,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0.08,早幼粒细胞0.10,环状铁粒幼红细胞0.05,最可能的诊断是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
卫生行政机关对患有流行性传染病的人采取强制隔离和治疗的行为属于________。
设备前期工作进度计划不包括( )。
在对M公司2009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L注册会计师负责有关货币资金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代为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下列函证银行存款时的处理正确的有()。
Childrenneedexercise.Parentsoftenworrythat【C1】______timeforathleticsorevenforjustplayingontheJungleJimis
A、805miles.B、1,000miles.C、1,305miles.D、1,500miles.C四个选项都是数字,可猜测题目问的可能与男士使用的里程数有关。根据录音,本来有2,805miles,花了2,000miles换餐券,使用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