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如果一个用电单位的日均耗电量超过所在地区80%用电单位的水平,则称其为该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近三年来,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并且湖州地区的非单位用电忽略不计,则以下哪项断定也必定为真? Ⅰ.近三年来,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
如果一个用电单位的日均耗电量超过所在地区80%用电单位的水平,则称其为该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近三年来,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并且湖州地区的非单位用电忽略不计,则以下哪项断定也必定为真? Ⅰ.近三年来,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
admin
2009-01-15
150
问题
如果一个用电单位的日均耗电量超过所在地区80%用电单位的水平,则称其为该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近三年来,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并且湖州地区的非单位用电忽略不计,则以下哪项断定也必定为真?
Ⅰ.近三年来,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电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
Ⅱ.近三年来,湖州地区日均耗电量逐年明显增加。
Ⅲ.今年湖州地区任一用电超标单位的日均耗电量都高于全地区的日均耗电量。
选项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有Ⅱ和Ⅲ。
答案
1
解析
由题干,湖州地区用电单位中,超标单位占20%,不超标单位占80%。又近三年来,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因此,显然可以得出结论:近三年来,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电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否则,超标单位的比例就会超过20%,有悖于题干中关于超标单位的定义。所以复选项Ⅰ一定为真。复选项Ⅱ不一定为真。因为由题干,一个单位是否为用电超标单位,不取决于自己的绝对用电量,而取决于和其他单位比较的相对用电量。因此,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实际用电量的增加。复选项Ⅲ不一定为真。例如,假设该地区共有10个用电单位,其中8个不超标单位分别日均耗电一个单位,2个超标单位中,一个日均耗电2个单位,另一个日均耗电30个单位。这个假设完全符合题干的条件,但日均耗电2个单位的超标单位,其日均耗电量并不高于全地区的日均耗电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Wa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GCT工程硕士(逻辑)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GCT工程硕士(逻辑)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列国家中,实行事后审查而不采用事前审查宪法监督方式的是()。
法律的秩序价值包括()。
从法律部门的角度看,下列有关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我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2003年下半年,被告人白某与湖北A市的个体经营者张某做生意,张某欠下白某货款6000余元。白某向张某多次讨要未成,遂起意扣押人质索要欠款。2004年1月19日,白某邀约了被告人于某和高某,并携带手铐,租乘个体出租车从某县开往A市。途中,白某买了舒乐安定片
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利用法人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并由法人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属于()。
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案例一:被告人甲某(非中国籍),某外国航运公司工作人员。该外国航运公司租用我国某远洋运输公司一远洋货轮及部分船员,甲某随货轮工作。当货轮行至公海区时,甲某与该远洋运输公司的乙某产生矛盾,由于双方语言障碍,致使沟通中误解加深,甲某为泄愤,顺手拿起甲板上的斧子
下面哪一对国家所具有的颜色必须互不相同?下面哪一对国家的颜色可以相同?
随机试题
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即表现为
患儿,6岁。因发热2天,伴呕吐、头痛来诊。查体:体温39-2℃,脉搏130/分,呼吸40/分,血压95/55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凯尔尼格征阳性,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护士遵医嘱给患儿冰帽物理降温,向患儿父母解释其主要目的是
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甲、乙、丙三宗土地的单价分别为1200元/m2、860元/m2、800元/m2,建筑容积率分别为8、5、4.5,若其他条件相同,则购买者会优先选择()。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关于专业措施项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有关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表述不正确的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为了保证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是必须加以保护的。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作用适用于()。
课程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