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研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外,甲公司其他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相同。2014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研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外,甲公司其他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相同。2014
admin
2015-08-06
45
问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研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外,甲公司其他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均与税法规定相同。2014年度,甲公司发生相关业务如下:
(1)甲公司2014年发生了95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甲公司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对此项业务,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甲公司2014年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80万元,甲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10万元。对此项业务,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3.75万元。
(3)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A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坏但尚未处置。A生产线账面原价为3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30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A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坏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对此项业务,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00万元。
②甲公司对A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甲公司于2014年1月2日用银行存款从证券市场上购入长江公司(系上市公司)股票20000万股,并准备长期持有,购入每股价格为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600万元,占长江公司股份的20%,能够对长江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14年1月2日,长江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均为1000000万元。长江公司2014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未分派现金股利,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014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15元。甲公司将取得的长江公司的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假定甲公司和长江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对此项业务,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①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00000万元。
②确认其他综合收益74550万元。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4850万元。
(5)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甲公司于2014年7月15日购入,入账价值为1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按月摊销。假定会计和税法使用的折旧方法年限及预计净残值均一致。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假定生产的丙产品期末全部形成库存商品,没有对外出售。对此项业务,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
②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0万元。
③甲公司对上述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6)2014年12月10日,甲公司将一栋写字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出租时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10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0万元(含2014年12月计提的折旧额),未计提减值准备,出租时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12200万元。假设不考虑税法上计提折旧。对此项业务,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①确认投资性房地产12200万元。
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200万元。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50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105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该业务及其序号);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选项
答案
(1)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超标的广告费支出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虽然无账面价值,但有计税基础,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条件,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950-5000×15%)×25%]。 (2)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0-10=270(万元),计税基础=270×150%=40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35万元,但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 ①正确。 理由:因为固定资产发生永久性损坏但尚未处置,所以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②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A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坏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所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零,计税基础为7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为7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75万元(700×25%)。 (4)中①、②和③均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因能够对长江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不能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014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01600万元(200600+1000),投资收益为1000万元(5000×20%)。在准备长期持有的情况下,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因甲公司准备长期持有,故不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5) ①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开始摊销。所以无形资产摊销额=1200÷5×6/12=120(万元),账面价值=1200-120=1080(万元)。 ②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应计提减值准备=1080-600=480(万元)。 ③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80×25%=120(万元)。 (6) ①正确。 理由: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②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200-12000=200(万元)。 ③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出租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200-(10000-2000)]×25%=1050(万元),应确认所得税费用=200×25%=50(万元),应冲减其他综合收益=[12000-(10000-2000)]×25%=1000(万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Y2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折旧额。()
下列事项中,不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的有()。
某股份公司于2009年6月2日以每股19.5元的价格将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部出售,支付手续费12万元。该项金融资产系该公司于2008年购入的某股票20万股,购入时每股公允价值为17元。2008年末账面价值为408万元,包括成本342.8万元和公允价值变动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应当计入()。
企业在报告期内出售,期末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被出售的子公司自报告期期初至出售日止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并将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在有关投资活动类的“收到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下单列“出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
将企业集团当期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消时,应当编制的抵消分录是()。
关于债务重组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某企业采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为100万元,2007年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0万元。2007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为()万元。
下列项目中,说法正确的有()。
我国在《外币折算》准则中,对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方法作出了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年终,应将_________账户的余额转入“结余”账户的贷方
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不包括
劳动卫生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下列哪种做法符合《公务员法》的规定?()(司考2006.2.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须根据()下达的控制指标,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有FMEA()等。
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是()。
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个体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总和的素硅是()。
在待排序的元素序列基本有序的前提下,效率最高的排序方法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