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知与行”为主题发表一个演讲。

admin2019-06-12  15

问题 请以“知与行”为主题发表一个演讲。

选项

答案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与行”。 知识,是人们经过理性认知总结出的经验和规律,人生面临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在理性的分析判断后作出选择;而行动,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现过程,把选择变为现实。“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第一,人总是在一定的“知”的指导下行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知”都能指导“行”,只有那些与实际相符、与实践相连的“知”才是引导人行动的“指南针”。只有以正确的“知”为指导,“行”才能取得成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在求知上下功夫。 当今社会,面对迅猛异常的知识更新和信息爆炸,公务员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既要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又要了解基层实际;既要懂得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基本知识,又要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熟悉法律法规,又要把握群众的心理,等等。比如在处理群众上访的问题上,单纯的政治说教就不能奏效,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情入理,才能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第二,只有通过“行”的检验,才能知道“知”是否符合事实。正可谓“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是“知”的基础,应该说,“知难行亦难”,“知”与“行”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知”随“行”的发展而发展。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知”与“行”的社会实践过程。“知”然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才明白这个“知”是否正确,是否对实际工作有指导。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实践来提高我们对理论的辨别力,不断改善工作——这恰恰是一名公务员的职责与本分。靠实践来体现理论之效,这个思路很简单,却最有效。每名公务员都要时时处处留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用来体现理论效果的机会,在“知”的路上走得更远。 第三,“知”与“行”是辩证的统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要有真知灼见,就要先从“知”到“行”,然后再从“行”回到“知”,如此反复,这个“知”才算是“真知”。 古语说得好:“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作为一名公务员,有“真知”才算是有真本领,就应该把掌握的理论用之于实际工作,然后在实际工作中检验理论的效果,实事求是,择其善者而留之,择其不善者而摒弃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能力上质的飞跃。我们一定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学与思、“知”与“行”很好地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优化和选择工作方案,制订工作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 基层工作千条线,无论如何绕,最终都要穿过政策的执行者、操作者——公务员这一根针。公务员,既是针鼻,更是针尖,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在“知”与“行”上的境界,决定着政府工作的质量。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在“知”上锲而不舍,在“行”上不遗余力。只有在知与行上达到辩证的统一,用这一统一来提高自己的觉悟、决策和行动力,我们才能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发展,发挥出应有之效!

解析 从形式上来看,本题是一道演讲题,但就其本质来说,还是一道观点分析题,是对认识和实践的展开论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m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