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
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
admin
2023-03-09
56
问题
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把晓华叫到办公室,帮助他改正了错别字并加上标点,重新组织成下面的样子:
零分,我的好朋友,
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难道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张老师露出赞许的神情,说:“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晓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张老师又说:“诗言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你是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你也有你的梦想。”“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晓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的评价,张老师的热情鼓励驱散了他心中的阴影,坚定了他奋发向上的信心。从此,晓华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两年后,他顺利考取了高中。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
张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晓华学业成绩差而像其他老师那样放弃晓华,而是看到了晓华在诗中表现的不甘落后的精神.并适时赞赏和鼓励晓华,帮助晓华进步。这说明张老师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材料中,张老师看到了晓华在写诗方面的闪光点,找准教育契机,对晓华给予赞赏和鼓励,最终坚定了晓华奋发向上的信心,促进了晓华的进步。这说明张老师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做到了因材施教。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材料中,张老师尊重晓华写的诗,并通过帮助晓华修改诗的做法激发了晓华学习的动机,引导晓华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其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张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2V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综合素质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地陪导游与领队、全陪导游发现全陪导游接待计划上的“游览雷峰塔”,在地陪导游的接待计划上是“远眺雷峰塔”。对此,地陪导游首先应做的是()。
中国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是()。
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道教名山的是()。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2018年年初,A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教育专家李可撰写的《我的教育故事》一书,定价28元,首印30000册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尊重作者,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个原则的是()。
审定发稿后,责任编辑处理校样的工作不包括()。
明清时期建于浙江宁波的藏书楼是()。
吴某,33岁,已婚,有一个8岁的儿子,在江西老家由父母照顾。他现在是深圳某工厂的中层领导,工作已经有5年,妻子跟随他从老家出来,也在其工作的工厂食堂上班。夫妻虽然同在一个工厂上班,但住在各自的宿舍。平日里,吴某两口子会因为小事情而斗嘴,但关系还算
随机试题
用HF处理试样时,使用的器皿是()。
关于视神经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关于心绞痛,正确的是
男性22岁,面部及两手掌Ⅱ度烧伤,其烧伤面积约为
不属于抗高血压药物的是
女性,45岁,剧咳后右大腿卵圆窝部肿物突然增大、变硬,疼痛难忍。一天后用手法还纳后,出现剧烈的持续性下腹痛,并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特别是像()之类的房地产,在建成的前几年由于试营业等原因,收益可能不稳定,更适宜采用净收益在前若干年有变化的公式来估价。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main(){inta=5,b=4,c=6,d;printf("%d\n",d=a>b?(a>c?a:C):(B));}
•Readthetextbelowaboutsupplychain.•Inmostofthelines41—52thereisoneextraword.Itiseithergrammaticallyincor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