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走进Y县,走近两年前到过的W村。眼前,还是那条济民沟吗?当时的情景仍在脑海:河道狭窄,荒草丛生,了无生气。如今,这条小河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十里画廊”。 “到了3月,站在岸边,满眼都是花红树绿。秋天,树枝上挂满鲜果,十里飘香

admin2021-06-22  33

问题 给定资料
    走进Y县,走近两年前到过的W村。眼前,还是那条济民沟吗?当时的情景仍在脑海:河道狭窄,荒草丛生,了无生气。如今,这条小河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十里画廊”。
    “到了3月,站在岸边,满眼都是花红树绿。秋天,树枝上挂满鲜果,十里飘香,城里人都跑来采摘、垂钓、健身。”本地一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说起眼下的变化关不住话匣,“大棚里种的葡萄、西瓜,品质好,不打药,卖价高。2017年,葡萄每斤卖16元,没出棚就被抢购一空。”
    “十里画廊”建设规模3000亩,其中W村入股土地1000亩。目前,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计划总投资2.5亿元,还将开发农业生态园、开心农场、水上乐园、生态餐厅等特色项目。
    济民沟淌起富民水,“十里画廊”画出了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Y县找准路子,压实作风,带动22551户55984人率先脱贫的轨迹。
    在S村的现代化鸭棚内,上千只鸭子摇摇摆摆,吃料、喝水、下蛋。60岁的老史正在捡鸭蛋。他说:“弯弯腰,一天工钱七八十元,还想啥?”
    老史患有小儿麻痹症,干不得重活。两口子守着4亩地,只够吃穿,总在贫困线上熬着。
    想脱贫,要资源。可老史掰着指头算了算,手里除了几亩地,啥也没有。缺项目,缺技术,缺市场,种植、养殖都不敢试。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放在贫困户手里,效益提不上来。流转给‘能人’,适度规模经营,才能形成产业,带动大家致富。”S村村支书说,村里到外地引项目,看中一牧业公司。对方免费提供鸭苗、技术,保底回收鸭蛋,免去后顾之忧。
    听说有好事,村民并不信。村干部小史第一个站出来,成立合作社。132家贫困户陆续响应,以每家扶贫到户增收资金8000元入股,凑够105.6万元,一期流转70亩地,建设16个鸭棚。
    “土里有金子,就看你咋挖!”小史说,大棚养殖10万只蛋鸭,一个月产蛋5万多颗。每颗蛋保底价卖1.4元,最高可卖2元。产蛋期后,每只肉鸭能卖100元。2017年养鸭,纯收入200多万元。2018年,规模再扩大一倍,带领村民稳定脱贫。
    老史算了笔账:把2亩地流转出去,每年地租收入2000元。从2017年开始,入股分红,连分五年,每年1000~1500元,总收入9600元。“有地租,有分红,有工资,三项加起来,一人一年挣3万多元。”
    养10万只鸭,有没有污染?面对这样的担忧,小史胸有成竹:鸭粪混合稻糠,是上好的有机肥;冲洗的废水流入池塘,种荷花,放鱼苗,收藕、卖鱼能挣钱,还能形成景观。
    2017年,Y县整合涉农财政资金5.2亿元,发放产业直补资金2311.818万元,帮助23000多户贫困户增收。同时,创新金融扶贫,以科迪集团为依托,推广“奶牛贷”,鼓励贫困户利用5万元小额贷款,购买3头奶牛,托管给科迪集团饲养。双方签订五年合同,贫困户每年到期分红,年增收3600元。
   最近三年,Y县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10万人回乡创业。“十万城归”创办8458家企业,带动5万多人就业,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达4100人。
    还没进M村,就听到一件新鲜事:流转土地入股,发展“竹海”乡村游,五年不给分红,竞无一人反对。
    可能吗?带着疑问,走进M村,身处“竹海”,别有一番情趣。
    在公园,随便问村民,都说村子离县城5公里,发展乡村游,前景“好得很”。再问:“五年不分红,怕不怕?”又答:“相信村干部,一定能干成。”
    村民的心为什么这么齐?恰逢晌午,村里的“以孝治家大食堂”飘来饭香。近看餐厅,20多位“顾客”已然坐定,清一色白发苍苍。
   “开饭喽!”一个个“红马甲”志愿者手托餐盘,鱼贯而入。老人们举动筷子,边吃边聊,整个餐厅洋溢着欢快和幸福的气氛。
    有志愿者送上一盘菜,高声介绍:“村里年轻人出钱,请70岁以上老人吃‘爱心餐’。先到先请,每周一次,‘请客时间’一下子排到2019年2月!”
   “‘爱心餐’,只是以孝治家的一个活动。”回乡办教育的小凡说,村里有“爱心茶馆”,老人喝茶一律免费;设道德讲堂,每月请专家讲孝善文化;把每月初一、十五定为“母亲节”“父亲节”,鼓励子女回家,给父母做顿饭、洗洗脚;每年举行好媳妇、好婆婆评比,当众颁奖。
    “因为‘孝善’,有了共同话题,有了活动载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根儿上支撑‘五年不分红,发展乡村游’。”M村村支书说。
    回想过去,并不轻松。2016年上半年,M村为找准发展路子,开了11次会。有人说,种果树;有人提议,不如养猪。村干部外出考察,提出建议:种果树,没基础,且比不过邻村;养猪风险大,环保不允许,不如种雷竹。“一来产竹笋,每亩每年纯利7000多元;二来北方产竹少,观赏价值高,能吃上旅游饭。”
    多数村民同意,以土地入股,成立种植合作社、旅游开发公司。也有人担心,村民有穷有富,咋能保证“不落一户”?村民商定,各取所需,灵活入股:除土地入股外,富裕户可以增资入股、以流转土地入股,贫困户可以劳动入股、以扶贫到户增收资金入股。最终,M村95%的群众参股,全村460亩地,安排400亩种雷竹。
    人心齐,村变美。村子颜值提高,气质更佳。村外,300多亩玫瑰园、200多亩中药材园、100多亩菊花园已成规模。村内,乡居竹屋、农村公园、儿童乐园,吸引城里人来过年。有人创办中学,整理本村《家训》,倡导设立“四知亭”,助力国学文化游;有人种植中药材,引入中医“雷火神针”,发展中医体验游;有人大学毕业,回乡加入旅游公司,专做竹艺装修、竹屋改造。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是某学习考察团走访Y县几个村庄看到的情况。假设你是随行人员,请围绕Y县乡村建设的举措及其启示写一份考察报告,供领导参阅。
要求:
(1)内容充实,思路清晰;
(2)中心明确,语言简洁;
(3)字数在500~600字。

选项

答案 关于Y县乡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Y县找准路子,压实作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本次考察团对Y县的几个村进行了实地走访,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Y县乡村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是改造废旧河道,打造“十里画廊”。依托河道,开发各类特色项目,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二是土地流转给“能人”,适度规模经营。引进项目,成立合作社,村民入股,实现稳定脱贫。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鸭粪制有机肥,废水流入池塘,种荷养鱼,可挣钱也可观光。三是创新金融扶贫,推广“奶牛贷”。贫困户和企业签约,以小额贷款购买奶牛后,托管给大企业养殖,每年到期分红。四是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带动就业。五是弘扬以孝治家。建“以孝治家大食堂”等,设道德讲堂,定“母亲节”“父亲节”,举行好媳妇、好婆婆评比。 二、Y县乡村建设的主要启示 一是生态建设与实现脱贫合而为一。依托生态建设项目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不仅可以促进生态建设,还可以使村民脱贫致富。二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广开渠道,创新投资机制和发展模式。三是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以文化建设助推村民齐心。Y县各村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村干部的带头作用;以孝治家等村文化建设让全村人齐心协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R4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乡镇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