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大豆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下列关于我国大豆种植,说法正确的是( )。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大豆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下列关于我国大豆种植,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3-04-25
80
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大豆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下列关于我国大豆种植,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提高大豆出口质量,亟须扩大种植面积
B、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C、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地
D、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马铃薯等
答案
B
解析
提高出口大豆质量,应该改进种植技术;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大豆进口国;东北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地;甜菜是北方制糖的原料,不属于粮食作物,是经济作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a0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文化综合(专科类)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文化综合(专科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510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9月当月完工786万载重吨,环比增长67.2%,新承接船舶订单规模29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2.8%,手持船舶订单规模168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8%,比2010年底下降14.5
2亿年前,在恐龙统治地球之时,一小撮夜行性的远古爬行动物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一条生存策略,并最终走向了大脑的进化之路。科学家从与原始哺乳动物极其类似的远古爬行动物的头骨化石中得出结论,正是嗅觉的发展促进了远古爬行动物大脑的进化。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
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__________,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
任何公司都是“__________人”,如果不用严格守法就会轻松获利,那么其就没有任何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守法的典范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环境__________的结果。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天使和魔鬼的角色是很容易转变的。填入划横线部分
爱迪生的成功和后期的某些失误,在科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很值得后人__________。历史证明,在科技文化的发展中,理论家和发明家都非常重要。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发明家才能__________为生产力,但又必须看到,发明若没有科学理论作后盾,则必然
智慧的获得需要缘分,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__。也许某一天看见一个孩童天真的笑脸,看见自家院子里一朵海棠花开,你突然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了悟了生命的智慧,便开启了生命的自主自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法律意义上的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重大误解的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学发展观
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
随机试题
证明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所截两坐标轴的截距之和等于a.(a>0)
患者,男性,27岁,2年前曾因双眼视力减退,震颤,双下肢麻木,大小便潴留就诊,经激素治疗好转,近半个月又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为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查的项目是
普萘洛尔禁用于哪种病症
A.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人道主义B.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C.病人和药学人员双方的权利D.承担的道德责任E.献身精神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我国宏观药事管理组织机构包括
可以用于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是( )。
拱式体系的拱分为()。
下列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属于实测法检查的有()。
()是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