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计10000元,分五个月履行,每月给付2000元。甲、乙和丙均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乙请求改判丙一次性支付所欠的租金10000元。甲请求法院判决解除与丙之间租赁关系。丙认
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计10000元,分五个月履行,每月给付2000元。甲、乙和丙均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乙请求改判丙一次性支付所欠的租金10000元。甲请求法院判决解除与丙之间租赁关系。丙认
admin
2013-09-17
73
问题
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计10000元,分五个月履行,每月给付2000元。甲、乙和丙均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乙请求改判丙一次性支付所欠的租金10000元。甲请求法院判决解除与丙之间租赁关系。丙认为租赁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甲、乙也没有要求给付利息,一审法院不应当判决自己给付利息,请求判决变更一审判决的相关内容。丙还提出,为修缮甲、乙的出租房自己花费了3000元,请求抵消部分租金。
关于一审法院判决丙给付甲、乙利息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
B、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
C、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D、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同等原则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对基本原则法条以及理论的综合考察。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的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即自由支配,对于权利可行使。也可以放弃。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分的权利对象多种多样,但无非两大类:一是基于实体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民事实体权利;二是基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所产生的诉讼权利。对实体权利的处分主要表现其中之一为:诉讼主体在起诉时可以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结合本题,甲、乙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要求丙承担利息,而法院在甲乙没有请求的情况下,擅自作出判决,违反了当事入的处分权利。A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eZ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了解学生的视力情况,某教师向学生发放问卷以收集相关信息。该教师采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教师开展教育研究通常采用行动研究法。下列关于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认识正确的是()。
课外、校外教育中具有普遍性的组织形式是()。
事业单位取得的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在会计处理时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当问题重大,确实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的方式。
开展信息处理工作的基础是实现信息处理工作手段的现代化,以便快速传递和处理信息。()
瀑布模型的“推迟实现”思想是()。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对下列事项可以不经当事人申请而作出处理的是()。
随机试题
管道的常用表示方法是()。
Childrenaregettingsofattheymaybethefirstgenerationtodiebeforetheirparents,anexpertclaimedyesterday.Today’sy
地黄饮子与肾气丸的共同药物是
A.寒凝气滞胸腹疼痛B.肝胃气滞胸腹疼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沉香、檀香、乌药均适合用治()
男性,农民,55岁。因发热、头晕、鼻出血、皮肤瘀点伴关节酸痛2周来门诊。化验:Hb70g/L,WBC31.5×109/L,PLT20×109/L,外周血涂片有幼稚细胞。患者最主要治疗原则是
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患者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小便短少,大便溏薄,半身以下肿甚,舌淡苔白厚腻,脉象沉迟者,治当选用
资料(一)嘉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内地,成立于1992年,由国内某汽车集团与法国A公司合资组建,合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嘉特公司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嘉特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法国A公司最新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自
学习兴趣同愉快相联系,既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又不易引起疲劳,由此说明()在高中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潘某不服某卫生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卫生局撤销了原处罚决定,潘某遂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一周后,卫生局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与原处罚决定相同的决定。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