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当此之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准确把握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坚定我国

admin2022-09-16  30

问题 材料1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同时,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当此之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准确把握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坚定我国发展的必胜信心。
  全面看待我国发展,就要把握整体、抓住要害。尽管疫情冲击明显,但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仍然达到11.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2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3万亿元,表明经济超大规模的优势没有改变。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基础工业和防疫物资保障有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生产没有中断,一些行业还保持着比较好的增长,尤其是以口罩、防护服为代表的应急和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快速提升。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业品供应充足,14亿人基本生活有效保障,消费品总体保持较好增长,供求关系保持总体平衡,表明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没有改变。
  辩证看待我国发展,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危中之机。疫情冲击之下,一些行业企业特别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出现了逆势成长,网络购物、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远程办公等新兴服务需求快速扩张,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也逆势增长。这表明,新动能较快成长的势头没有改变,我们完全可以把短期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同时,在疫情防控的成效巩固后,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会不断释放出来,一些前期按下“暂停键”的经济活动会按下“重启键”“快进键”。
  长远看待我国发展,就要有战略思维,观大势。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潜力和动能、体制和制度条件、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发展目标等共同决定的,不会因疫情冲击而改变。我国经济总量已接近100万亿元,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是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疫情不会动摇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前进道路上,有党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23日)
  材料2
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
为什么“长远看待我国发展,就要有战略思维,观大势”?

选项

答案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战略思维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事关社会发展的远程选择与宏观谋划,旨在谋求长远生存与整体利益。战略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我们党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体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疫情虽然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综合起来看,我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qG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