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欣赏分析琵琶协奏曲《花木兰》。
欣赏分析琵琶协奏曲《花木兰》。
admin
2018-11-30
64
问题
欣赏分析琵琶协奏曲《花木兰》。
选项
答案
琵琶协奏曲《花木兰》由顾冠仁作曲,汤良兴琵琶独奏协奏,上海民族乐团指挥。乐曲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历史故事,热情歌颂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勇敢坚强和爱国主义情操。这首琵琶协奏曲依据北朝民歌《木兰辞》而作,在1980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 这部单乐章协奏曲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 呈示部“木兰爱家乡”的主部主题来自五四时期广泛流传的爱国歌曲《木兰辞》(白宗魏曲),质朴委婉,富于民歌风味。琵琶施以推、拉、吟、揉等技法,使之更为柔美,表现了木兰温柔的少女性格。 副部主题是活泼的小快板,由琵琶与乐队不断呼应发展着,表现了木兰练武时的飒爽英姿。主部主题再现时,乐队全奏,琵琶在高音区用摇指重复呼应,出现了呈示部的高潮,抒发了木兰对家乡的热爱。 展开部“奋勇上战场”包括三个段落:“入侵”段以乐队强烈的不协和和弦开始,低音管乐器吹出凶暴残忍的侵略者主题,然后琵琶以散板奏出一连串先宽后紧的音型,刻画木兰闻敌入侵的不安心情。紧接着,乐队全奏出高亢明亮的大调旋律,表现了木兰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坚强意志;“出征”段在急促的马蹄声中展开,琵琶以“凤点头”的技法,描绘出战马奔腾、由远渐近的出征场面;“拼杀”段是全曲的高潮,琵琶用传统武曲中并弦等技巧,并通过与乐队的快速竞奏和频繁的转调,展现出木兰浴血沙场的壮阔画面。 再现部“凯旋回家园”,一开始就鼓角齐鸣,描绘乡亲父老欢迎木兰凯旋归来的热烈场景。然后琵琶奏出变化的主部主题,细腻地刻画了木兰重整女装时的喜悦心情。尾声中又出现了“出征”的音调,表达了花木兰随时准备重跨战马的坚强决心。这部协奏曲在如何运用和发展民族乐器的传统表现手法、使它与西洋音乐形式及作曲技法相结合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u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音乐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音乐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时间110分钟。3.仔细阅读所给资料,按照“作答要求”在专用答题卡上依次作答。
给定资料关于国家治理,有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把国家比作人体,那么中央政府是心脏和大脑,基层政府是毛细血管,通过基层工作这种微循环,血液得以遍布全身,人体得以完成新陈代谢。从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到杨波、余留芬等,广袤大地上涌现出的最美基层干部
畲族民歌舞蹈__,畲族传统手工艺别具一格,畲族饮食风俗古朴有趣,畲族的语言、医药__,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差异,奠定了畲族文化的特殊地位。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_______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深入生活不仅需要创作者_______的体察,还需要敏锐的眼光和善思的头脑。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共同世界是指,在小说等虚构作品中,由复数不同作者分享相同的世界观设定与登场人物所创作的作品群,或是其所分享的世界设定。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共同世界的是:
夏粮生产喜获丰收()提振了农业工作者的信心,也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奏响序曲。
我国传统的声乐模式有民歌、歌舞、曲艺和()。
赏析古琴曲《渔樵问答》。
赏析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随机试题
()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公司改善了李强的办公室条件,李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提高,不久李强接到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工作特别卖力。这可运用哪一种激励理论来解释()
关于反转录叙述错误的是
甲因为有婚外恋而萌生毒杀妻子乙的念头,在乙的午餐中投放了剧毒药物。在妻子与儿子丙共进午餐时,乙丙双双中毒死亡。关于本案正确说法是:
以下关于绿色债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现金等价物必须具备()条件。
A会计师事务所拟接受W公司委托审计其2011年度财务报表,在接受委托前与审计其2010年财务报表的E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心理现象不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两周就诊率被定义为每百人口中两周内因病或身体不适寻求各级医疗机构治疗服务的人次数。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3.0%,其中城市地区为13.3%,农村地区为12.8%。城市地区,东部、中部、西部两
NarratorListentoapartofaconversationinlibrary.Whyisthestudentinthelibrary?
最新回复
(
0
)